[实用新型]采煤机用离合器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6515.8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2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添瑞;景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3/12 | 分类号: | F16D23/12;E21C3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8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煤 离合器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用电牵引采煤机领域, 具体是一种可弯折型的采煤机用离合器把手。
背景技术
传统采煤机在配套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当采煤机摇臂降下时,摇臂电机离合器把手不能完全拔出,被刮板机挡煤板挡住,不利于井下采煤机检修,所以,亟需一种新型的采煤机摇臂电机离合器把手,使得采煤机摇臂不管处于何种位置,都不影响摇臂电机离合器把手的拔出,便于井下检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煤机用离合器把手。本发明把手在使用时,不管采煤机摇臂处于何种位置,都不影响把手的拔出,便于井下检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采煤机用离合器把手,包括前把手、后把手、旋转片和手柄;其中,前把手的前端端部设有电机离合器轴连接口、后端端部开设有前旋转片铰接槽,前旋转片铰接槽的三个槽口分别位于前把手后端侧壁两侧及后端面上;后把手的前端端部开设有后旋转片铰接槽,后旋转片铰接槽的三个槽口分别位于后把手前端侧壁两侧及前端面上;旋转片为矩形片状体,其一端为方头、另一端为圆头,并且旋转片的方头端通过销子铰接在前把手的前旋转片铰接槽内,旋转片的圆头端通过销子铰接在后把手的后旋转片铰接槽内,这样后把手与旋转片之间就可以任意角度折弯;后把手的后端端部开设有手柄铰接槽,手柄铰接槽的两个槽口分别位于后把手后端侧壁一侧及后端面上,手柄通过销子铰接在后把手的手柄铰接槽内;前把手、后把手、旋转片和手柄在同一平面内折弯。
为了使得离合器把手能拉出来,而又不影响摇臂的检修,设计使电机把手可以弯折,在原有的电机离合器把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是将离合器把手从中间车为两截,分别为前把手和后把手,对两截轴体按照图纸尺寸进行机加工(铣和钻),并按图铣一个旋转片,将其按图进行装配。在使用时,先将把手拔出半截,然后将其转到一边,再把另一截拔出,这样可有效缩短拔出距离。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很好的解决了传统采煤机在检修时,当摇臂降下时, 摇臂电机离合器把手被刮板机挡煤板挡住不能完全拔出的问题。本发明离合器把手采用可弯折结构,采用本离合器把手的采煤机,不管摇臂处于何种位置,都能保证把采煤机摇臂离合器拔出,方便现场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把手、2-后把手、3-旋转片、4-手柄、5-电机离合器轴连接口、6-前旋转片铰接槽、7-后旋转片铰接槽、8-销子、9-手柄铰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采煤机用离合器把手,包括前把手1、后把手2、旋转片3和手柄4;其中,前把手1的前端端部设有电机离合器轴连接口5、后端端部开设有前旋转片铰接槽6,后把手2的前端端部开设有后旋转片铰接槽7,旋转片3的一端为方头、另一端为圆头,并且旋转片3的方头端通过销子8铰接在前把手1的前旋转片铰接槽6内,旋转片3的圆头端通过销子8铰接在后把手2的后旋转片铰接槽7内;后把手2的后端端部开设有手柄铰接槽9,手柄4通过销子8铰接在后把手2的手柄铰接槽9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6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制动蹄带摩擦片总成
- 下一篇:套筒联轴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