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DR系列插槽连接器的主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6628.8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6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蔡添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添庆 |
主分类号: | H01R12/72 | 分类号: | H01R12/72;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dr 系列 插槽 连接器 主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插槽连接器的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插槽连接器是用于插卡与主板的连接,为长条状,其上开设有插槽,以供插卡插入后与插槽内的端子电连接,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对产品实现多功能及设计出成本更低的产品则成为厂家关注的课题,为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DDR系列插槽连接器的主体结构,即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易制作,满足插卡固定且适配散热装置安装的DDR系列插槽连接器的主体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DDR系列插槽连接器的主体结构,包括有长条形绝缘主体,绝缘主体上具有开口朝上的插槽及分布在插槽两端的塔部,插槽内组设有若干端子,所述两塔部中有一个组设有耳扣,另一个塔部一体成型有弹扣,耳扣中段铰接对应的塔部,耳扣的下端设有顶卡钩,而耳扣上端设有扳动部,扳动部内端设有内凸的卡齿,而扳动部外端下侧设有卡台;所述成型有弹扣的塔部外侧上一体成型有挂台;藉此,插卡插入插槽后,弹扣与耳扣的卡齿分别扣合插卡的两侧端,达到防脱卡接;而挂台和耳扣的卡台适配散热装置安装于绝缘主体上。
所述弹扣为竖立的倒钩结构,对应塔部的内部具有满足弹扣弹性移动的避开空间;弹扣的扣接位置低于耳扣的卡齿的扣接位置,而所述插卡的两侧端上均设有上下间隔的卡位槽,弹扣与耳扣的卡齿选择对位的卡位槽卡接。
所述挂台的下侧位设有支顶台,支顶台为与塔部一起成型的外凸胶位。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DDR系列插槽连接器的主体结构,结构新颖、易制作,投资成本低,满足插卡固定且适配散热装置安装,提升DDR系列插槽连接器的多功能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正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卡连接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挂装散热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参阅图1~4所示,系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DDR系列插槽连接器的主体结构,图中以DDR4插槽连接器为例,包括有长条形绝缘主体1,绝缘主体1上具有开口朝上的插槽11及分布在插槽两端的塔部12,插槽11内组设有若干端子2,若干端子2用于电性连接插卡4。所述两塔部12中有一个组设有耳扣3,另一个塔部12一体成型有弹扣13,耳扣3中段铰接对应的塔部12,耳扣3的下端设有顶卡钩31,而耳扣3上端设有扳动部32,扳动部32内端设有内凸的卡齿321,而扳动部32外端下侧设有卡台322。所述成型有弹扣13的塔部12外侧上一体成型有挂台121;藉此,插卡4插入插槽11后,弹扣13与耳扣3的卡齿321分别扣合插卡4的两侧端,达到防脱卡接;而挂台121和耳扣3的卡台322适配散热装置5安装于绝缘主体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扣13为竖立的倒钩结构,对应塔部12的内部具有满足弹扣13弹性移动的避开空间122;弹扣13的扣接位置低于耳扣3的卡齿321的扣接位置,而所述插卡4的两侧端上均设有上下间隔的卡位槽41,弹扣13与耳扣3的卡齿321选择对位的卡位槽41卡接。弹扣13与对应塔部12一体结构,易制作,且结构性好,弹扣13的扣持力足,提升固卡功能,防脱效果显著。所述挂台121的下侧位设有支顶台123,支顶台123为与塔部12一起成型的外凸胶位,支顶台123可防止散热装置安装架下滑,起稳固作用。图4所示,散热装置5的安装架两端伸出的挂钩51分别挂接挂台121和耳扣3的卡台322,达到平衡挂扣,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固持力,从而散热散热装置安装更稳固,不易松脱,且使用寿命长。
当然,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因此,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添庆,未经蔡添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6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结薄膜太阳能电池接面表面处理之技术
- 下一篇:移动终端的登录方法及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