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7543.1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2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裴吉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瑞轩豪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14 | 分类号: | B28B1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明书 |
地址: | 40154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切割分割成型制品的,具体涉及一种切条机。
背景技术
制瓦挤出机种类很多,有普通挤出机与真空挤出机之分,无论哪一种它都是将挤出的泥条,要按要求规格尺寸切割成坯体,才能完成瓦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切条。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仍是转动式(链式)切条机,其工作原理是主动辊旋转,主动辊带动泥条向前快速运动。再通过链条带动割弓回转切断泥条。链式切条机具有设备投资少,不需单独为割弓提供动力等优点,但也有其缺点。因其因为割弓的回转运动和泥条的水平运动二者的合成导致泥条两头断面呈马蹄形。而呈马蹄形的泥条是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的,需要将呈马蹄形的泥条端切除,所以在切坯时泥头浪费严重,而这些抛弃的泥头同样经过原料破碎、细化、输送、搅拌、挤出成型等过程。也就是说,泥头越多越大,则浪费越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切条且能保证泥条充分利用的切条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切条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和割弓,电磁铁,红外线发射机、红外线接收模块、电磁继电器、传送轮和行程开关;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引导段和驱动段;所述红外线发射机和红外线接收模块相对设置在机架出料端两侧且红外线接收模块与电磁继电器电联;所述电磁继电器与电磁铁电联,电磁铁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电磁铁衔铁与割弓连接,所述割弓可触发行程开关;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可驱动传送轮转动,传送轮可带动驱动段。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红外线发射机发射红外线,红外线被红外线接收模块接收。传送机构传送泥条前行,泥条前端运动至红外线发射机处时,则红外线被泥条前端遮断,电磁继电器吸合,电磁铁得电,电磁铁衔铁及割弓在切断泥条的瞬间撞击行程开关,使电机得电,通过驱动段将泥条快速送离切条机。发射的红外线又能被接收,则电磁继电器复位,电磁铁失电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泥条从挤出机出来后,在挤出机的作用下在传送机构引导段上运动,当泥条进入驱动段后,泥条前端挡住光束,则光束被遮断,红外线接收模块接收不到红外线则电磁继电器吸合,电磁铁得电,带动电磁铁衔铁运动,衔铁带动割弓运动切断泥条。电磁铁衔铁及割弓在切断泥条的瞬间撞击行程开关,使电机得电,电机驱动传送轮转动,从而驱动段将泥条快速送离切条机。与传统切条机相比,待切断的泥条在传送机构的引导段速度较慢,割弓在切割泥条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导致泥条两头断面呈马蹄形,不需要切除泥头,所以不会造成浪费。泥条离开切条机后,红外线发射机发射的红外线又能被接收,则电磁继电器复位,电磁铁失电复位。当电磁铁得到指令后,衔铁及割弓快速下移,割断泥条并立即复位。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自动切条且能保证泥条充分利用。
较佳的,所述机架上设有调节孔,所述红外线发射机和红外线接收模块与调节孔通过螺栓连接,方便红外线发射机和红外线接收模块与机架连接且红外线发射机的位置可前后作移动,以适应用户对泥条长度的不同要求。
较佳的,所述电机与传送轮通过链条连接,链条连接可避免传送带连接而导致的跑偏,易磨损等问题。
较佳的,所述机架引导段两侧分别设有引导板,引导板在泥条进入切条机时起到引导作用,防止泥条脱离切条机或偏离割弓。
较佳的,引导段为一排托辊,托辊可为泥条提供支撑作用,且在泥条与托辊摩擦力的作用下,托辊转动,便于泥条前行。
较佳的,所述驱动段为一排驱动托辊,所述驱动托辊转动连接在机架上,且各驱动托辊间通过传送带连接,传送轮带动驱动段各驱动托辊旋转,从而将被切下的泥条快速送离切条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切条机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红外线发射机;2-传送机构;3-机架;4-电机;5-电磁铁;6-传送轮;7-割弓;8-引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瑞轩豪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瑞轩豪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7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