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头枕支架折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9913.5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4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章盛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华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支架 折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头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头枕支架折弯机。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的头枕又称为靠枕,它是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一种辅助装置,车辆受到冲击时,头枕可防止乘员头部向后方移动,缓解颈部受伤。
座椅头枕骨架通常由头枕支架、两头枕杆、折叠转轴和头枕基骨架组成,头枕基骨架罩在头枕支架上,头枕支架由钢筋弯折成左右对称的“U”形,目前头枕支架折弯机采用一次折弯一边的方法,效率较低,而且不同时折叠会造成头枕支架左右不对称等情况。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汽车头枕支架折弯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汽车头枕支架折弯机 。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头枕支架折弯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用于固定长条形头枕支架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一侧设有折弯装置,所述折弯装置包括两个外径相同的折弯辊,所述折弯辊由外力驱动带动同时进行平动与反向转动,通过两个挤压面挤压头枕支架的两端将其呈U形折弯。
所述折弯辊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圆柱形结构的辊面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对准头枕支架的外表面且与头枕支架的外表面形状相匹配。
所述折弯辊对称固定于一相互啮合的齿轮组的端面上,由所述齿轮组带动在同一平面内同时进行平动与反向转动。
所述折弯辊轴心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固定在齿轮组端面上的固定块相连。
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与设在固定块上的螺纹孔相匹配。
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从动齿轮为轴线平行且模数相同的柱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轴心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设在机座内的电机相连。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位于机座上的固定架、固定在固定架上的呈L形的支架,所述固定架中部设有用于齿轮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架顶部边缘,另一端位于固定块与折弯装置之间设有限位块。
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头枕支架的长槽,所述长槽的直径与头枕支架相同,长槽的延伸方向与主动、从动齿轮轴心连线平行。
所述固定架上还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到长槽中部的距离等于头枕支架长度的一半。
所述限位杆上设有用于夹持头枕支架一端的夹持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折弯辊对头枕支架两端进行同时折弯,节省工时,提升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相互啮合且模数相同的柱齿轮,实现两个折弯辊对头枕支架两端进行镜像折弯,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头枕支架折弯机的轴测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头枕支架折弯机的轴测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齿轮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夹持装置,21固定架,22支架,23限位块,24通孔,25长槽,26限位杆,27夹持件,3折弯装置,31折弯辊,32凹槽,33连接杆,34固定块,4齿轮,41主动齿轮,42从动齿轮,5头枕支架,6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5。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头枕支架折弯机,所述机座1上设有用于固定长条形头枕支架5的夹持装置2,所述夹持装置2的一侧设有折弯装置3,所述折弯装置3包括两个外径相同的折弯辊31,所述折弯辊31由外力驱动带动同时进行平动与反向转动,通过两个挤压面挤压头枕支架5的两端将其呈U形折弯,将头枕支架5放置在夹持装置2上,外力驱动两个折弯辊31反向转动,两个折弯辊31的挤压面对着头枕支架5的两端进行挤压,从而实现将头枕支架5挤压呈U形,两端同时折弯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作为优选的,所述折弯辊3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圆柱形结构的辊面中部设有凹槽32,所述凹槽32对准头枕支架5的外表面且与头枕支架5的外表面形状相匹配,凹槽32过渡平滑,不会对头枕支架5造成损坏,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凹槽32与头枕支架5的外表面形状匹配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头枕支架5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华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华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9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