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收合的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0395.9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0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收合的童车。
背景技术
童车已经是一种婴幼儿出行必备的工具,使用者在追求童车的稳固、安全的基本要求之外,越来越重视童车的体积小、轻便、可折叠等特点。具备以上特点的童车,可以很容易地防止扎起汽车后备箱中,在出行的公交车或火车上,也可以减少其占用的体积,从而大大方便出行和携带。
现有童车的折叠关节一般包括前支架组件、后支架组件以及推杆组件,折叠收拢时大多通过下压推杆组件使其收拢于前支架组件或后支架组件的一侧,而后支架组件或前支架组件则通过其与推杆组件之间的连动组件实现同步收拢,现有连动组件结构复杂,杆件较多,折叠时易产生干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收合的童车,其在童车完成前后向折叠后,利用两侧后支管之间的连动机构带动整车横向收拢,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较低且避免了杆件过多而造成的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收合的童车,包括可分别横向收拢的前支架组件、后支架组件以及推杆组件,所述前支架组件的上端分别与后支架组件的上端、推杆组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后支架组件包括位于两侧的后支管,两后支管之间设有可横向收拢的连动机构,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两侧的推杆及推把,所述推把的两端分别与两推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以构成上述可横向收拢的推杆组件,所述前支架组件包括两侧的前支管及前支管连接件,所述前支管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前支管的下端转动连接,以构成上述可横向收拢的前支架组件,童车完成前后向折叠时,推杆组件及后支架组件分别收拢于前支架组件的前、后侧,此时收拢连动机构,前支架组件两侧的前支管相对前支管连接件向内转动并靠拢,推杆组件两侧的推杆相对推把向内转动并靠拢,进而带动整车横向收拢。
所述连动机构的具体技术方案之一为:该连动机构包括两上连杆、两下连杆及拉杆,两上连杆的内端与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两上连杆的外端分别与相应侧后支管转动连接,两下连杆的内端与拉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两下连杆的外端分别与相应侧后支管转动连接,所述拉杆上设有便于带动其上下运动的操作件,所述拉杆上的操作件包括拉手及踏脚,所述拉手设置于拉杆的上端部,所述踏脚设置于拉杆的下部。
所述连动机构的具体技术方案之二为:该连动机构包括两上连杆、两下连杆及拉杆,两上连杆的内端与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两上连杆的外端分别与相应侧后支管转动连接,两下连杆的内端与拉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两下连杆的外端分别与相应侧后支管转动连接,所述拉杆上设有可沿着其滑动的滑块,滑块的两侧分别销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下端与相应侧下连杆、后支管同轴销接。
所述连动机构的具体技术方案之三为:所述连动机构包括由两根撑杆中部销接而成的X型撑杆,X型撑杆的两上端分别销接有上撑杆,两上撑杆的外端、X型撑杆的两下端分别与相应侧后支管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童车完成前后向折叠后,利用两侧后支管之间的连动机构带动整车横向收拢,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较低且避免了杆件过多而造成的干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前后向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一侧面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拉杆被上提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前后向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前后向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支架组件;11前支管;12前支管连接件;
2后支架组件;21后支管;
3推杆组件;31推杆;32推把;
4连动机构;41上连杆;42下连杆;43拉杆;44操作件;441拉手;442踏脚;45滑块;46斜撑杆;47撑杆;48X型撑杆;49上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03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