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优化排线结构的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0605.4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2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厚德;李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德尔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77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排线 结构 动力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优化排线结构的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组装在点焊镍片正极或负极后,需要用一条14号电子线将正极或负极引回到保护板,然后用保护板压紧包裹起来。由于14号线材较粗,整个电池包尺寸会比较大,同时保护板的挤压,有时由于外界压力过大,导致压坏线材,造成电路短路,从而损坏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优化排线结构的动力电池。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优化排线结构的动力电池,包含有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一端设有保护板,电池组件两侧设有侧板,所述电池组件两侧设有复数镍片连接片,所述电池组件包括若干单体电池并联形成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件的电池组之间通过镍片连接片相互串联连接,所述电池组件一侧靠近保护板一端设有正极镍片、负极镍片,所述正极镍片连接靠近保护板的一电池组的正极,所述负极镍片连接靠近保护板的另一电池组的负极,所述正极镍片、负极镍片靠近保护板的一端设有出线端,所述正极镍片、负极镍片远离镍片连接片的出线端延伸出保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化排线结构的动力电池,该动力电池通过对镍片正负极引线方式的优化,避免因为外界作用力的挤压导致动力电池内部线路的损坏,降低短路风险,同时也大大缩小了动力电池的外包装尺寸,增强了电池组的整体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优化排线结构的动力电池,包含有电池组件11,电池组件11一端设有保护板12,电池组件11两侧设有侧板13,所述电池组件11两侧设有复数镍片连接片16,所述电池组件11包括若干单体电池并联形成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件11的电池组之间通过镍片连接片16相互串联连接,所述电池组件11一侧靠近保护板12一端设有正极镍片14、负极镍片15,所述正极镍片14连接靠近保护板12的一电池组的正极,所述负极镍片15连接靠近保护板12的另一电池组的负极,所述正极镍片14、负极镍片15靠近保护板12的一端设有出线端,所述正极镍片14、负极镍片15远离镍片连接片16的出线端延伸出保护板12。
采用镍片的连接方式,将镍片正极或负极引回到保护板,减少了线材在动力电池组装过程中的使用,使电池组的组装也更佳的方便,电池组的导电性能也稳定,不存在线材的损坏而导致短路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德尔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德尔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0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对讲机与监控录像组合系统
- 下一篇:铅酸蓄电池生极板固化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