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0890.X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定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艺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514;H01R13/6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袁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可以搭接于外部装置上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具有头尾两端的连接线材,除在用以连接电子装置或其他部件的端子部分采用较硬的材质与结构外,中间多半透过软质线材作为头尾两端子电性连接与延伸之用。
以移动电话搭配外接电源的实施型态为例,当移动电话的电力不足需要充电而无法或不方便连接市电时,使用者往往会准备外接电源,再利用规格相符的前述习知连接线材,电性连接移动电话与外接电源以执行充电。透过具有一定长度及可挠性的连接线材连结移动电话与外接电源,固然可以增加移动电话使用的活动弹性,而不完全受限于外接电源的摆放位置或角度。然而,若因使用需要或外在环境,需要使用者同时将移动电话及外接电源同时握持在手上时,由于移动电话与外接电源仅透过连接线材相互连接,实际上等同于两个互相分离的装置,用户必须同时注意握持移动电话与外接电源,否则不小心掉了移动电话或外接电源,都会造成另一个相连接装置的危险甚至损坏,使用上甚不便利。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可以稳妥的链接如移动电话的行动通讯装置及如外接电源的外部装置,让用户在使用两个装置的过程中,具有如同使用单一装置的用户体验,遂成为业界亟为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前述习知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本体,具有开孔及第一容置空间;传输接头,一端具有多个传输端子并自该第一容置空间经由该开孔凸伸于该连接器本体外部并固设于该连接器本体,另一端具有多个与该些传输端子对应的导电接点;以及扁平电缆,一端对应地电性连接于该些多个导电接点,另一端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该扁平电缆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型态中,所述的连接器结构还包括:壳体,该壳体用以包覆该外部装置,并开设有用以收纳该连接器本体的第二容置空间,且该壳体具有第一接合部,其中,该连接器本体相对于具有多个导电接点的另一端还具有第二接合部,该第二接合部可活动的与该第一接合部相接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型态中,该第一接合部为枢接孔,该第二接合部为相对应的枢轴;或该第一接合部为枢轴,该第二接合部为相对应的枢接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型态中,该枢接孔的截面积大于该枢轴的截面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型态中,该外部装置为外接电源,该外部装置还包括电池单元,用以储存电力;该外部电路为充放电路,用以控制该电池单元的充放电。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型态中,该外部装置还包括外接端子,该外接端子电性连接于该充放电路,用以接收外部电源以供该电池单元充电之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型态中,该壳体还包括第一固定部,该连接器本体还包括对应于该第一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用以于该连接器本体收纳于该容置空间时,与该第一固定部可分离的固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型态中,该壳体还包括第一固定部,该连接器本体两侧延伸设置有支撑件,该壳体开设有用以收纳该连接器本体及该支撑件的容置空间,该支撑件还包括对应于该第一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用以于该连接器本体收纳于该容置空间时,与该第一固定部可分离的固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型态中,该壳体具有多个第一接合部,该连接器本体相对于具有多个导电接点的另一端还具有第二接合部,该第二接合部可活动的与该些第一接合部相接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型态中,还包括垫片,该垫片可套设于传输接头或连接器本体。
相较于习知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可以稳妥的链接如移动电话的行动通讯装置及如外接电源的外部装置,让用户在使用两个装置的过程中,具有如同使用单一装置的用户体验。此外,还可在前述的使用体验下,提供用户多种的使用型态选择。据此,本实用新型能增进用户同时使用行动通讯装置及与之搭接的外部装置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A及1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A及2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3A及3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4A及4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组件标号说明:
10连接器本体
100a容置空间
100b开孔
101传输接头
102a传输端子
102b导电接点
103、103a接合部
104固定部
11扁平电缆
20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艺创有限公司,未经艺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0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地片线排裁剪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温控系统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