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幼儿餐具收纳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1108.6 | 申请日: | 2015-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8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丹 |
主分类号: | A45C11/24 | 分类号: | A45C11/24;A47G29/0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幼儿 餐具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婴幼儿餐具收纳盒。
背景技术
目前,婴幼儿餐具包括奶嘴、牙胶、小勺及长回转体状的奶瓶、水杯、量杯,种类繁多,结构、大小也各异。所述餐具无专门的收纳、贮存容器,一般被随意地摆放在桌上,易受到灰尘、病菌等的污染,也易被摔坏,使用前,若不彻底清洗所述餐具,极易导致婴幼儿患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婴幼儿餐具收纳盒,本收纳盒具有收纳、存放婴幼儿餐具的用途,婴幼儿餐具难以受到灰尘、病菌等的污染,也难以被摔坏,使用前,无需清洗所述餐具,确保了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餐具收纳盒,它包括外罩、内罩、格栅板、支架、上侧敞口的盒体;
外罩位于盒体的上侧敞口的前部,内罩位于盒体的上侧敞口的后部,且盒体分别与外罩、内罩铰接;
外罩、内罩的各自形状和各自规格大小,足以使得:
当本收纳盒处于婴幼儿餐具的收纳状态时,外罩、内罩将盒体的上侧敞口遮盖;
当本收纳盒处于婴幼儿餐具的待收纳状态时,外罩向后旋转至盒体的上侧敞口的后部,使得内罩、外罩内外相套,且还使得盒体的上侧敞口的前部被打开;
格栅板担置在盒体的底板上侧,且格栅板与盒体的底板之间有间隙;
支架设置在格栅板上,支架的自身高度和在格栅板上的设置位置,足以让外罩向前或向后旋转,并使得本收纳盒处于婴幼儿餐具的收纳或待收纳状态。
采用以上的结构后,格栅板上用以放置牙胶、小勺及长回转体状的奶瓶、水杯、量杯的配件,支架上用以放置奶瓶、水杯、量杯、奶嘴等,这样,婴幼儿餐具实现了分类存放,所述餐具可得到较好地沥水、干燥,使得本收纳盒安全卫生、收纳功能较强、婴幼儿餐具拿取方便。
因此,本收纳盒具有收纳、存放婴幼儿餐具的用途,婴幼儿餐具难以受到灰尘、病菌等的污染,也难以被摔坏,使用前,无需清洗所述餐具,确保了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所述盒体的上侧敞口的前部设有下凹且靠外的第一台阶,外罩的下侧有外伸且与第一台阶相适配的翻边;
盒体的上侧敞口的后部设有下凹且靠外的第二台阶;
当本收纳盒处于婴幼儿餐具的收纳状态时,翻边担置在第一台阶上,内罩的下侧担置在第二台阶上。
这样,可起到较为严密的防尘作用,当本收纳盒处于婴幼儿餐具的收纳状态时,盒体内不易进灰尘。
所述盒体的上侧敞口的后部设有对称布置的两个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位于第二台阶上;
当本收纳盒处于婴幼儿餐具的待收纳状态时,外罩的后侧与两个限位块接触。
这样,利用两个限位块,可限制外罩向后旋转的位置,避免其与盒体的上侧敞口的后部直接发生碰撞。
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直杆架、至少一个弯杆架;
直杆架由第一竖直杆、水平支撑板、水平第一托板构成,支撑板设置在第一竖直杆的上端,第一托板设置在第一竖直杆的下部,第一竖直杆处于第一托板下方的杆体上设有外螺纹;
弯杆架由第二竖直杆、支撑帽、至少一个上伸的折弯杆、水平第二托板构成,支撑帽设置在第二竖直杆的上端,折弯杆设置在第二竖直杆的中部,第二托板设置在第二竖直杆的下部,第二竖直杆处于第二托板下方的杆体上设有外螺纹;
格栅板上开有多个与第一竖直杆或第二竖直杆相适配的通孔;
第一竖直杆下穿任一通孔后旋装与格栅板的下侧接触的第一并紧螺母,第一托板与格栅板的上侧接触;
第二竖直杆下穿剩余任一通孔后旋装与格栅板的下侧接触的第二并紧螺母,第二托板与格栅板的上侧接触。
这样,格栅板分别与直杆架、弯杆架活络连接,便于安装和清洗;直杆架用于挂装奶瓶、水杯、量杯等,弯杆架用于挂装奶嘴等,相应的婴幼儿餐具可分别通过直杆架、弯杆架得到稳定地悬空颠倒安置,可充分沥去相应婴幼儿餐具内的余水,使相应婴幼儿餐具保持干燥,增强了本收纳盒的收纳功能。
所述翻边的前侧有外伸的把手。
这样,使用者操作方便,便于让外罩向前或向后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婴幼儿餐具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本收纳盒处于婴幼儿餐具的收纳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婴幼儿餐具收纳盒的立体图(本收纳盒处于婴幼儿餐具的待收纳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丹,未经张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11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手机防水袋
- 下一篇:智能拉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