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组合式浮漂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1387.6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2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敬畅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体 组合式 浮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漂,尤其涉及一种分体组合式浮漂。
背景技术
淡水钓的水域基本就是江、河、湖、库、鱼塘和竞技塘,普通浮漂满足不了这些水域垂钓的要求,而且针对不同的鱼情、不同天气、不同水层不能进行快速有效的调整,给广大钓鱼爱好者带来不便,影响垂钓效率;普通浮漂一般满足不了长短杆、不同鱼线的匹配要求,而且漂尾不易更换,价格较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组合式浮漂,解决了普通浮漂在不同的鱼情、不同天气、不同水层不能进行快速有效的调整,而且满足不了长短杆、不同鱼线的匹配要求,漂尾不易更换,价格较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体组合式浮漂,包括漂尾1、漂身2和漂脚3,漂尾1下端设置在漂身2上部,漂脚3上端设置在漂身2下部,漂尾1、漂身2、漂脚3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漂身2包括漂尾座4、上漂身5、硅胶垫A6、漂节7、硅胶垫B8、下漂身9和活动挡豆10,漂脚3上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漂尾座4、上漂身5、硅胶垫A6、漂节7、硅胶垫B8、下漂身9和活动挡豆10,上漂身5顶部开设凹槽11,漂尾座4嵌套在凹槽11内,上漂身5下端固定设置硅胶垫A6,漂节7上端与硅胶垫A6相贴合,漂节7下端固定设置硅胶垫B8,下漂身9上端与硅胶垫B8相贴合,下漂身9下端与活动挡豆10上端相贴合。
所述的漂尾1上端设置加粗尾12,便于远距离观察浮漂动态。
所述的漂尾1与漂身2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漂尾。
所述的漂身2为纺锤形漂身,在水中具有更好地稳定性。
所述的漂脚3为碳素纤维漂脚,强度更大,重量更轻。
所述的漂尾座4为上部呈圆锥形,下部呈圆柱形的橡胶漂尾座,防止水侵入上漂身。
所述的上漂身5为纺锤形上漂身,下端直径与漂节7相等,增强水中的稳定性。
所述的硅胶垫A6、硅胶垫B8下部均开设圆形凹槽13,具有更大的贴合强度。
所述的漂节7、下漂身9上端均设置圆形凸起14,圆形凸起14与圆形凹槽13相贴合,具有更大的贴合强度。
所述的漂节7包括若干个漂节,相邻的漂节之间设置硅胶垫C15,硅胶垫C15下端开设圆形凹槽13,便于增减漂节数量。
所述的下漂身9为倒圆锥形下漂身,在水中稳定性更强。
所述的活动挡豆10为倒圆锥形活动橡胶挡豆,便于拆卸且与漂脚贴合更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漂尾下端设置在漂身上部,漂脚上端设置在漂身下部,漂脚上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漂尾座、上漂身、硅胶垫A、漂节、硅胶垫B、下漂身和活动挡豆;漂尾座镶嵌在上漂身端部可拆卸,上漂身与漂脚固定连接,硅胶垫A、漂节、硅胶垫B、下漂身和活动挡豆均可在漂脚上组合安拆,方便调节浮漂受到的浮力;硅胶垫A、硅胶垫C与相邻漂节之间,硅胶垫B与下漂身之间均相贴合形成空气负压差,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够在不同鱼情、不同天气、不同水层的情况下快速有效的调整浮漂状态,而且满足了长短杆、不同鱼线的匹配要求,漂尾易更换,价格更低廉。2、漂尾上端设置加粗尾,便于远距离观察浮漂动态。3、漂尾与漂身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漂尾。4、漂身为纺锤形漂身,在水中具有更好地稳定性。5、漂脚为碳素纤维漂脚,强度更大,重量更轻。6、漂尾座为上部呈圆锥形,下部呈圆柱形的橡胶漂尾座,防止水侵入上漂身。7、上漂身为纺锤形上漂身,下端直径与漂节相等,增强水中的稳定性。8、硅胶垫A、硅胶垫B下部均开设圆形凹槽,具有更大的贴合强度。9、漂节、下漂身上端均设置圆形凸起,圆形凸起与圆形凹槽相贴合,具有更大的贴合强度。10、漂节包括若干个漂节,相邻的漂节之间设置硅胶垫C,硅胶垫C下端开设圆形凹槽,便于增减漂节数量。11、下漂身为倒圆锥形下漂身,在水中稳定性更强。12、活动挡豆为倒圆锥形活动橡胶挡豆,便于拆卸且与漂脚贴合更牢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漂身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漂尾、2-漂身、3-漂脚、4-漂尾座、5-上漂身、6-硅胶垫A、7-漂节、8-硅胶垫B、9-下漂身、10-活动挡豆、11-凹槽、12-加粗尾、13-圆形凹槽、14-圆形凸起、15-硅胶垫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敬畅,未经李敬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1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泵送防泄漏机械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水中捕虾用撒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