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NG运输船装卸气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2465.4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6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磊;张志辉;刘玉红;王会赏;张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C13/00;F17C1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143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ng 运输船 装卸 管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气体海上运输系统,涉及一种CNG运输船,尤其是一种CNG运输船装卸气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压缩天然气(CNG)运输船是指运送压缩天然气的货船,由于无需液化装置和再气化终端等昂贵的设施,有利于降低船运成本,因此日益受到青睐。申请号为US4,846,088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运输压缩天然气的方法,其在海上驳船的甲板或甲板以上设有储藏容器,包括许多由水平安放在驳船甲板上的管道式管子所形成的压力瓶。该运输方法的缺点是压力瓶数量上受到限制,因为这些压力瓶是放在甲板以上,为了保持驳船足够的稳定性,大大限制了单艘驳船所能装载的气体量,导致单位装载气体的价格升高。
美国恩朗液化天然气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国申请的申请为96191260.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缩天然气船运系统,其在船上设置了压缩气体储存容器,每个压缩气体储存容器包括3~30个气瓶,气瓶以垂直方向安装在船舱内,船舱用舱口盖盖住,以防在海水进入,上述系统中将气瓶和管路全部用舱盖盖住,若发生了压缩天然气的泄漏,后果不堪设想,在CNG运输船上如何将泄漏的天然气排放至货舱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申请号为201420667174.9的专利公开的压缩天然气运输船在货舱盖上设置了透气桅杆,所述透气桅杆包括一中空管状结构的杆体和设置在杆体上的通气管路,通过通气管路将气瓶瓶口泄漏的天然气排放至货舱外;但是该结构增加管路设置的复杂性。而且管路与气瓶同时设置在舱内,空间狭小,增加了管路维护和检修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NG运输船装卸气管路系统,其将管路系统设置在气瓶密闭舱的舱盖之上、与气瓶瓶体分开设置,一方面空间较大便于管路的设置、检修和维护,另一方面降低了天然气向船舱内泄露的风险,提高了CNG运输船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CNG运输船装卸气管路系统,包括借助受控气动阀门和气瓶上端塞组件与气瓶实现通、断连接的配套管路以及控制单元,所述配套管路和控制单元全部设置在气瓶存储舱的舱盖之上,配套的控制单元及具有附属手控部件和随机检测显示部件的机构设置在舱盖的巡回通道两侧。
所述上端塞组件包括与气瓶的上瓶口螺纹密封连接并设有进出气口的端塞体、与所述端塞体连通并穿出舱盖的出仓管以及设置在出仓管上与进出气口连通的装卸气阀门;配套管路借助装卸气阀门与气瓶连通。
所述配套管路包括与装卸气阀门连通的装卸气支管、设置在两列气瓶之间并汇集装卸气支管的单元汇气管、前半区总管、后半区总管以及装卸气总管;所述各单元汇气管经前半区总管或后半区总管与装卸气总管连通,装卸气总管的两端延伸至船体两侧、分别借助装卸气弯管与装卸气座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装卸气管路系统全部设置在气瓶密闭舱之外,与设置在船舱内的气瓶隔离设置,一方面,管路排布设置的空间较大,便于管路排布,同时,管路设置在舱盖上方、控制单元设置在巡回通道两侧,便于维护和检修;另一方面,管路设置在舱外,气瓶设置在舱内,避免因压缩天然气的泄漏而引发安全事故,提高了CNG船的安全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将装卸气管路设置在气瓶密闭舱外,提高了CNG船的安全性;与狭小的船舱空间相比,管路排布的空间更加灵活,便于气路的集中控制;(2)在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单元汇气管采用随机自适应式支架限位在两列气瓶之间,使管路与气瓶随动,尽量消除单元汇气管和气瓶上端塞的相对位移,避免管道的疲劳失效;(3)本实用新型的管路排布设计合理,便于快速装卸气,结构简洁、便于维护和检修以及集中控制,在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设置了装卸气的紧急排放和安排排放阀门,提高海上运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卸气管路在密闭舱外排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气瓶为透视结构;
图3是图1中沿船轴向排布的局部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沿船径向排布的局部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装卸气管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随机自适应式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2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冷器入口管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液化石油气气化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