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睛运动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3625.7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2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睿宇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睛 运动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训练眼睛运动的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以舒缓眼睛不适感并使三叉神经和眼球睫状肌获得放松的眼睛运动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居住在都市里的人们触目所及皆是水泥丛林,少有可远望的空间或是绿色空间,再加上随着高科技发展,五光十色的电子产品日新月异,无论是成人或孩童,因工作或是娱乐而经常性的长时间且近距离盯着电脑屏幕、玩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长时间累积下来的用眼过度便容易使眼睛干涩、疲劳,甚至造成伤害而影响视力,例如常见的近视和散光。
所谓近视,是因为折射进入眼球的光线受到屈光异常的影响,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故造成视力不良。眼球的屈光状态是由眼角膜及水晶体的屈光能力和眼轴长度来决定,若眼轴长度不断增加,就会变成近视。正常的眼轴长约23毫米,每增加1毫米,近视度数增加300度。而散光,医学用语上称为乱视,指远方平行的光线,进入眼球屈光系统后,原本应聚焦为一点落在视网膜上,却无法完全聚焦,反而散成不同的影像,则所看的东西将变得很乱。
再者,长时间且近距离用眼,眼球睫状肌会进行收缩内聚(convergence),时间一久,眼睛就会疲劳,若此时未得到适度休息,睫状肌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就会形成痉挛(spasm)现象,进一步造成视力减退或假性近视等现象。此外,眼球与视神经属头部的一部分,加上头颅内外的痛觉神经与支配眼部的痛觉神经属于三叉神经的分枝;因此,用眼过度亦可能间接导致头痛发生。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遂针对上述先前技术的缺失,提出一种眼睛运动训练装置,以有效舒缓眼睛的不适感,使眼睛得以放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睛运动训练装置,其可凭借低周波刺激搭配绿色光源的作用来进行眼睛运动,以降低因用眼过度所造成的眼睛不适感,并同时使三叉神经和眼球睫状肌有效放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睛运动训练装置,其可依据使用者的双眼瞳孔距离调整绿光发射模块的位置,以利使用者准确对准绿光发射模块的两视窗;本实用新型更可辅以试镜片来调整使用者的度数或散光。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睛运动训练装置,其通过影像感应器来观察记录使用者眼睛状态,并可于训练过程中随时提出建议或提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睛运动训练装置,其包括:
一壳体;
一低周波发射模块,其位于该壳体内,该低周波发射模块用于发射低周波信号且通过一组低周波贴片传送至使用者;
一绿光发射模块,位于该壳体内并能够产生绿色光源,且该绿光发射模块于该壳体外表面对应设有两视窗;以及
一控制面板,其设置于该壳体上,且电连接该低周波发射模块及该绿光发射模块,以控制其作动。
所述的眼睛运动训练装置,其中,更包括两试镜片固定座,其设置于该壳体上且分别对应该两视窗,且该两试镜片固定座上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插槽,以供插设置至少一试镜片。
所述的眼睛运动训练装置,其中,该低周波发射模块具有一低周波插接孔设置于该壳体外表面,以供插设该组低周波贴片。
所述的眼睛运动训练装置,其中,该绿光发射模块更包括:
一第一腔体及一第二腔体,平行设于该壳体内且分别连通该两视窗;
至少两组绿光发光模块,分别位于该第一腔体内及第二腔体内,以分别产生该绿色光源;
至少一调整螺杆,其一端固定于该壳体上,另一端穿设出该壳体,使该第一腔体固接于该调整螺杆上,且该第二腔体能够随该调整螺杆转动而移动,进而调整该第一腔体与该第二腔体间的距离;以及
一调整钮,设置于该调整螺杆穿设出该壳体的该端,通过该调整钮转动带动该调整螺杆转动。
所述的眼睛运动训练装置,其中,每一该绿光发射模块包括多个绿色发光二极管排列成环状排列或直线排列,或是同时存在环状排列及直线排列。
所述的眼睛运动训练装置,其中,该第一腔体及该第二腔体更分别具有前腔室和后腔室,该前腔室安装有排列成环状排列的该多个发光二极管,该后腔室则安装有排列成直线排列的该多个发光二极管。
所述的眼睛运动训练装置,其中,该绿光发射模块更包括至少一支撑杆,设置在该壳体内,使该第一腔体固接于该至少一支撑杆上,且该第二腔体能够在该支撑杆上移动。
所述的眼睛运动训练装置,其中,该控制面板为触控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睿宇,未经傅睿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36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部智能负压理疗装置
- 下一篇:下肢肢障人群康复行走助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