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4392.2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1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志远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属于日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和市场上销售的有多种枕头在侧卧和仰卧变换时可以实现小范围高度调节。例如,枕芯填充物弹性比较好的枕头、慢回弹枕头或气囊枕头等。睡眠姿势从侧卧合适高度变换为仰卧时,因枕头高于仰卧合适高度,引起后颈部肌肉紧张,头部对于枕头的压力(以下简称横向力P)增大,枕芯填充物压缩变形增加,枕头高度变小,直到变大的横向力P与变大的枕头支反力平衡,实现非合适高度条件下的枕头高度小范围调节。反之,睡眠姿势从仰卧合适高度变换为侧卧时,因枕头高度低于侧卧合适高度,引起颈部上侧肌肉紧张,使横向力P减小,枕芯填充物压缩变形减小,枕头高度变大,直到变小的横向力P与变小的枕头支反力平衡,实现非合适高度条件下的枕头小范围高度调节。但是头部在枕头上长时间处于非合适高度时,颈部的一部分肌肉随之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易出现落枕症状。还有U形组合枕头(中间较低,两侧较高)能够实现侧卧和仰卧的合适高度,但是无法实现自动调节,即变换睡姿时需要有意识地将头部放到卧姿相应的合适高度。还有利用机电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两种睡眠合适高度的方案,但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枕头,在人们睡眠姿势变换时提供了一种如何将枕头高度自动地调整至合适高度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枕头,其由弓形体、限位块和枕套组成,所述枕套包裹在所述弓形体的外面,所述弓形体由弓形板和U形支架组成,所述U形支架由U形支架底板和两个U形支架侧板组成,两个所述U形支架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U形支架底板的两端。当睡眠姿势变换时,随着横向力P的变化,引起弓形体中的弓形板变形量变化、失稳或失稳状态下反弹,实现不同睡眠姿势条件下枕头高度均处于合适高度,U形支架对于弓形板提供变形、失稳和失稳状态下反弹的弹性支持,限位块限定弓形板失稳后的平衡高度,枕套减小头部凸出部位的接触应力,填平仰卧时因弓形板变形产生的凹陷,避免弓形体裸露。
进一步地,所述弓形板采用具有弹性的薄板材料,所述弓形板与所述U形支架侧板连接成一体。弓形板可根据不同的侧卧合适高度和临界横向力Pcr要求,设定相应的结构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U形支架侧板采用具有弹性的薄板材料,所述U形支架侧板与所述U形支架底板固接成一体。U形支架侧板可根据不同的侧卧合适高度和临界横向力Pcr要求,设定相应的结构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U形支架底板的刚度大于所述弓形板的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弓形板和U形支架底板之间中间部位,固定于所述U形支架底板或所述弓形板上。根据不同仰卧合适高度要求,可设定相应的限位块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枕套采用棉花、慢回弹海绵松软枕芯材料或者气囊制成,在所述弓形板中间部位的所述枕套厚度大于在所述弓形板两端的所述枕套的厚度。枕套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变薄。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人体颈椎部保健科学和薄壁结构弹性力学,用于实现侧卧和仰卧两种睡眠姿势变换时自动调节枕头高度,使颈部均处于舒适的放松状态(此时的枕头高度定义为合适高度),获得保护颈部的效果。
人们睡眠时,如果头部偏离合适高度,会使一部分颈部肌肉变得紧张,导致从侧卧合适高度变换为仰卧时横向力P值变大,从仰卧合适高度变换为侧卧时横向力P值变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志远,未经许志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4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社区服务的趴睡枕头
- 下一篇:带竹纤维层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