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5108.3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3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兴;毛路斌;郭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声换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音频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人们对音频设备的要求不仅仅限于视频音频的播放,更要求对音频设备的可靠性提出更多要求。尤其是3G时代的到来,移动多媒体技术也随之发展,很多音频设备具有多种娱乐功能,如视频播放、数码摄像、游戏、GPS导航等,都要求音频设备内的电子元器件越来越精密和紧凑。
在音频设备中,扬声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音频信号的播放。现有的音频设备,例如手机,其厚度越来越薄,使得扬声器的厚度同样需要越来越薄,而扬声器过薄的话,造成振膜的振幅减少,这将会严重影响扬声器的低频性能。因此,现有的长冲程扬声器因其具有较好的低频性能,并且厚度也够薄,可以较好的解决传统扬声器的缺陷,这种长冲程扬声器的磁路系统一般都包括两对间隔设置的磁钢作为驱动磁钢,振动系统的音圈在上述磁钢之间的磁间隙内往复运动。但是长冲程扬声器的这种磁路系统漏磁严重,而且音圈的振动幅度难以控制,使得音圈在大幅度振动时容易撕扯振膜,影响音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其用于解决目前传统扬声器低频性能差,振膜振幅小,音圈的振动幅度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其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和用于收容所述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外壳,所述磁路系统包括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磁钢组、第二磁钢组和第三磁钢组,其中,所述第一磁钢组包括磁极异性相对并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组包括磁极异性相对并间隔设置的第三磁钢和第四磁钢,所述第三磁钢的两个磁极与所述第四磁钢的两个磁极分别相互邻近设置,并且,所述第三磁钢的N极与所述第四磁钢的S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磁钢的S极与所述第四磁钢的N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磁钢组包括磁极异性相对并间隔设置的第五磁钢和第六磁钢;其中,所述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三磁钢和第四磁钢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第五磁钢与第六磁钢之间的间隙共同形成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周缘固定于所述外壳上的振膜和用于驱动该振膜振动并一端悬浮于所述磁间隙内的扁平音圈。
优选的,所述外壳呈横截面为跑道型的筒形结构,该外壳包括用于组配所述振膜的前开口端和与该前开口端相对的后开口端,所述前开口端和后开口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组配于所述前开口端的前盖和组配于所述后开口端的后盖,所述振膜的周缘固定在所述前盖和外壳之间。
优选的,所述振膜包括周缘固定于所述外壳的折环部和与该折环部连接的中间球顶部。
优选的,所述扁平音圈包括呈扁平环形的音圈绕线和一端固定于所述中间球顶部的音圈骨架,所述音圈绕线固定于所述音圈骨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钢组、第二磁钢组、以及第三磁钢组分别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三磁钢位于所述第一磁钢和第五磁钢之间,所述第四磁钢位于所述第二磁钢和第六磁钢之间,所述第一磁钢邻近所述第二磁钢的磁极与所述第五磁钢邻近所述第六磁钢的磁极相异。
优选的,所述第二磁钢组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第一磁钢组和第三磁钢组沿垂直于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充磁。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钢组、第三磁钢组和第三磁钢组相互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磁钢和第四磁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五磁钢和第六磁钢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其可以使得振膜具有更大的振幅,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具有更好的低频音效,另外,有效控制音圈的振动幅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扬声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1,其包括振动系统10、磁路系统11、用于收容所述振动系统10和磁路系统11的外壳12、与所述外壳12组配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振动系统10和磁路系统11的前盖13和后盖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5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