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补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6280.0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7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峰;董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7/10 | 分类号: | B65G27/10;B65G27/3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套振动盘使用并自动控制的自动补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生产设备在制造型企业的日益普及,自动化补料设备作为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重视,例如振动盘是一种用于供生产设备自动补料的简易补料设备,它被大量运用于自动组装和加工机械设备中,其原理是通过振动筛选有序地排列零部件,以便进入下一道工序,其应用的广泛性和稳定性受到一致好评。但是,现有振动盘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振动盘体积设计过小,运用在一些较大的零件上将会增加人工加料的频率,且每次的加料量需要控制以防止加料过多而导致振动盘无法运转;2、振动盘体积设计过大,则需要较大功率支持,振动幅度增大,则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也是对电能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补料装置,从而克服传统的振动盘加料频率高、加料数量限制以及振动噪音大等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补料装置,包括振动盘、电机和控制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固定安装的转盘,该转盘上设有多个投料格,转盘下方设有将多个投料格底部封闭的底座,在底座上设有投料漏斗,该投料漏斗的出口延伸至振动盘上方;所述的多个投料格受转盘的转动而逐一与所述投料漏斗作重叠连通;所述的振动盘上设有感应装置,该感应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作数据传输连接。
所述的转盘为栅格圆盘,该栅格圆盘包括同圆心的内圆柱和外圆环、及由内圆柱向外圆环作圆周辐射连接的多个隔板,每相邻两个隔板之间构成上、下贯穿的投料格,所述的内圆柱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
所述的投料格呈扇形状。
所述的投料漏斗是设置在底座外围、并与所述投料格的形状相吻合重叠的扇形状凹槽,该扇形状凹槽的内弧线和两个半径线构成槽壁,所述的出口设置在扇形状凹槽的外弧线上。
所述的投料漏斗出口设有加长板。
所述的底座是与转盘同直径的圆座,所述的电机和控制器固定安装在底座下部,底座的圆心处设有供所述电机的电机轴活动穿过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款配套振动盘使用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结构主要是由转盘、底座、感应装置等构成,转盘由电机带动转动,从而使得转盘上的多个投料格逐一与底座上的投料漏斗作重叠连通,从而向振动盘自动补料,而感应装置可感应振动盘上是否缺料并反馈至控制器来控制电机的投料进度,这种自动补料装置极大降低了振动盘的加料频率,解除了加料数量的限制,也解决了振动盘振动功率过大导致的噪声污染等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1.振动盘、2.感应装置、3.转盘、31.内圆柱、32.外圆环、33.隔板、34.投料格、4.底座、41.投料漏斗、42.加长板、43.通孔、5.控制器、6.电机。
自动补料装置,它是一款配套振动盘1使用并自动控制的补料装置,其结构主要是由振动盘1、电机6、控制器5、转盘3、底座4和感应装置2等构成;其中,振动盘1具有独立的电机驱动,从而实现振动筛选有序排列物料或零部件,感应装置2安装在振动盘1上,它与控制器5之间作数据传输连接,在感应到振动盘1上的物料数量后能将结果及时反馈至控制器5。
所述的控制器5与电机6做成一体,电机6由控制器5来控制工作状态,电机6和控制器5均固定安装在底座4下部,底座上方设置转盘3,并且底座4和转盘3是一个同直径的圆盘;其中,转盘3为栅格圆盘,该栅格圆盘包括同圆心的内圆柱31和外圆环32、及由内圆柱向外圆环作圆周辐射连接的多个隔板33,每相邻两个隔板33之间构成上、下贯穿的投料格34,本实施例的转盘3上设有6个圆周等份的投料格34,每个投料格均呈外形一致的扇形状;所述的内圆柱31固定安装在电机6的电机轴上,故电机轴转动即可带动转盘3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6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笼式等速万向节保持架自动提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产生负氧离子的输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