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交车盲区检测防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8038.7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0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沛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沛东 |
主分类号: | B60W30/09 | 分类号: | B60W30/09;B60W10/02;B60W10/06;B60W1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车 盲区 检测 防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公交车盲区监测防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公交车的大规模应用是解决城市拥堵的重要手段之一。公交车因其结构特点,在其前部下方存在视觉盲区。视觉盲区的存在可能会造成如下两种危险:1、位于视觉盲区内的身材较小的人如儿童等若在公交启动时不及时避让很容易发生危险;2、在公交车正常行驶过程中,若有障碍物在司机未留意的情况下进入视觉盲区时可能会对公交车造成伤害。另外,公交车在路况复杂条件下行驶时,司机可能会对前方障碍物的潜在危害判断不足,未能及时制动,进而导致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提高公交车辆的行车安全,进一步防止危害发生的公交车盲区监测防止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公交车盲区监测防止系统,包括摄像装置、信号识别系统、控制系统、动力系统、警示系统、制动系统和探测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公交车的后视镜底部,该摄像装置由立柱、转向盘、转向轴和摄像头组成,其中转向盘设于立柱底部,摄像头通过转向轴与转向盘连接;所述探测装置设于公交车的后部上方,该探测装置与摄像装置均通过信号识别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通过制动防抱死系统与前轮和后轮上的制动器连接,控制系统与发动机上的离合器和电控喷油器连接,制动防抱死系统和制动器组成制动系统,发动机、离合器和电控喷油器共同组成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警示系统、制动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摄像装置共有两个,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探测装置共有两个,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公交车盲区监测防止系统能够对盲区内的物体进行识别判断,通过外挂系统控制车辆的制动系统与动力系统,并向司机发出警告,进而控制车辆,避免危险的发生;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公交后视镜下方的摄像头和位于公交后部的监测装置获得视觉盲区内的信号,通过信号识别系统将其识别并将信号及时传入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判断,进而通过制动防抱死系统及时制动车辆,并通过减少喷油和保持离合处于分离状态,最终使得车辆停止或者无法启动;该公交车盲区监测防止系统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对现有车辆改装,也可以安装在新车上,适用范围广,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提高公交车辆的行车安全,进一步防止危害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图3为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部检测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角部检测工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前部检测工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部检测工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部检测工作示意图。
图中:1-摄像装置、2-信号识别系统、3-控制系统、4-动力系统、5-警示系统、6-制动系统、7-探测装置、1-1-立柱、1-2-转向盘、1-3-转向轴、1-4-摄像头、21-制动器、22-制动防抱死系统、23-发动机、24-离合器、25-电控喷油器、26-前轮、27-后轮、40-障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沛东,未经杨沛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8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车空气制动机空气制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回路保护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