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部术后造口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9028.5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3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彩玲;于波;陈刚;东星;崔伟;李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彩玲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部 术后 护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腹部术后造口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护理腹部手术术后造口时,一般采用布质多头腹带,该类腹带使用繁琐,每次观察造口时,均需要全部打开,给医生和患者均带来不便。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在腹带上设置窗口观察造口的方案,但是在该类方案中窗口位置固定,仅能针对某类术后的造口进行护理,当因手术不同而造口位置变化时,这类方案的腹带并不通用。
针对现有技术中造口护理腹带通用性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部术后造口护理装置,可解决现有技术中造口护理腹带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部术后造口护理装置,包括:背板,背板为双层结构;腹带,腹带穿过双层结构的两层之间,且可在双层结构内移动,腹带的一面设置有带钩的刺毛,另一面设置有圆毛,腹带能够通过带钩的刺毛和圆毛相粘接,腹带上设置有窗口;固定带,由多根条状支带组成,各条状支带分别设置于背板的两端,与背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背板的双层结构为一层弹性体和一层硬板,弹性体在腹带之上,硬板在腹带之下。
进一步地,弹性体为海绵或硅胶体。
进一步地,硬板的一面或两面设置有多个凸起。
进一步地,固定带由四根条状支带组成,背板为矩形,四根条状支带分别设置于背板的四个角。
进一步地,弹性体的四个角均设置有连接孔,条状支带穿过连接孔与背板连接。
进一步地,腹带采用具有弹性和透气性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窗口的形状设置为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腹部术后造口护理装置主要包括背板、腹带和固定带,在使用时背板能够起到对患者整个背部的支撑作用,在背板固定的前提下,腹带可在背板的双层结构内移动,从而设置在腹带上的窗口也可在患者腹部的不同位置移动,在窗口置于患者腹部的造口位置后,一方面通过腹带两面带钩的刺毛和圆毛相互相粘接,初步固定,另一方面通过多根条状支带的固定带进一步固定,从而该装置可适用于任意腹部术后造口的护理,通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腹部术后造口护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彩玲,未经陈彩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9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