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机箱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9563.0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6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张翼飞;徐鑫;尹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机箱 悬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内设备的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迅速将机箱固定在车厢顶壁上的装置,属于车辆内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车载方舱、厢式车为代表的特种车辆的功能不断增加。各种机箱安装在车载方舱、厢式车内以及多个机箱层叠安装使用的布局形式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车厢顶壁下的机箱悬挂装置存在着取放不便、装卸费力,易损坏车厢顶壁及机箱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可靠性高的车载机箱悬挂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车载机箱悬挂装置,包括数个上下固定连接成一体的上支座和下连接杆,上支座顶部的上法兰固定在车厢顶壁下侧,下连接杆与机箱上侧四角的机箱连接柱位置对应;上法兰下侧中心向下延伸出轴向杆,所述轴向杆下端中心设有内螺纹孔,下连接杆上部的外螺纹端拧入轴向杆的内螺纹孔内;下连接杆下端端头为直径大于下连接杆的套筒,机箱连接柱分别嵌进对应的套筒内,下连接杆下端通过横穿过套筒和套筒内机箱连接柱的紧固件与机箱上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车载机箱悬挂装置,其中所述套筒径向均布数个连接孔,下连接杆下端和机箱连接柱通过横穿过套筒连接孔和机箱连接柱的紧固螺栓螺母固定连接。
前述的车载机箱悬挂装置,其中所述上支座包括上法兰和轴向杆,所述上法兰中心设有方孔,轴向杆顶端延伸出的方榫嵌入上法兰的方孔中,上法兰和轴向杆固定连接成一体。
前述的车载机箱悬挂装置,其中下连接杆中部设有横孔,转动下连接杆的横销横穿过所述横孔。
前述的车载机箱悬挂装置,其中所述套筒连接孔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与下连接杆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快捷、可靠性高,下连接杆下端套筒与机箱上侧四角的机箱连接柱能快速定位套接,并通过横穿过套筒和套筒内机箱连接柱的紧固件与机箱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横销,使套筒连接孔对准机箱连接柱的径向孔,便于横穿过套筒和机箱连接柱的紧固件固定连接下连接杆和机箱,还便于调节机箱的水平度。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车载方舱或厢式车的现场反应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厢式车上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上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厢式车上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4个上下固定连接成一体的上支座1和下连接杆2,上支座1顶部的上法兰11通过4个紧固螺钉4固定在车厢顶壁10下侧,下连接杆2与机箱3顶部四角的机箱连接柱31位置对应。上法兰下侧中心向下延伸出轴向杆12,所述轴向杆12下端中心设有内螺纹孔121,下连接杆2上端的外螺纹端21拧入轴向杆12的内螺纹孔121内,使上支座1和下连接杆2固定连接。下连接杆2下端端头为直径大于下连接杆2的套筒22,机箱上侧四角的机箱连接柱31分别嵌进对应的套筒22内。套筒22径向均布4个腰形孔221,所述腰形孔221与下连接杆2轴线平行,下连接杆2下端和机箱连接柱31通过横穿过腰形孔221和机箱连接柱31的紧固螺栓5和螺母6固定连接。腰形孔221便于紧固螺栓5横穿过套筒22和机箱连接柱31。
下连接杆2中部设有横孔23,横销7横穿过横孔23。转动下连接杆2的上的横销7,可以方便地调节套筒22的腰形孔221的径向位置,便于紧固螺栓5和螺母6连接下连接杆2和机箱连接柱31。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上支座1由上法兰11和轴向杆12两个零件焊接成的整体结构,上法兰11中心设有方孔111,轴向杆12顶端延伸出的方榫122嵌入上法兰11的方孔111中,方榫122和方孔111的配合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分体结构的上支座1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本实施例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9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LC光分路器芯片固定治具
- 下一篇:一种镜片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