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浪发电装置的电能存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0608.6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1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祖裕;蒙奕多;李俊;刘浩;刘桂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1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林培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装置 电能 存储系统 | ||
1.一种水浪发电装置的电能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单片机模块、升降压模块和至少一组充电保护电路;
所述升降压模块由升压子模块、降压子模块和继电器子模块组成;所述继电器子模块的一路输入端与单片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子模块的另一路输入端与外部水浪发电装置的电机输出端连接,继电器子模块的一路输出端与升压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子模块的另一路输出端与降压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压子模块的输出端是同一端点,为升降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升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至少一组充电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单片机模块的输入端与外部水浪发电装置的电机输出端连接;
所述单片机模块的输入端与外部水浪发电装置的电机输出端连接;
每组充电保护电路包括有充电降压保护子模块、至少一个充放电保护子模块和至少一个蓄电电池;其中,充放电保护子模块与蓄电电池的个数相同;充电降压保护子模块的输入端与升降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充电降压保护子模块的输出端与至少一个充放电保护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充放电保护子模块的输出端与蓄电电池的充电端连接,各充放电保护子模块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浪发电装置的电能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功率显示电路,该功率显示电路包括有采样电阻、运算放大器和显示器;其中,采样电阻串接在升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充电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之间,采样电阻的采样输出端经运算放大器连接单片机模块的输入端,单片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浪发电装置的电能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保护电路还进一步包括稳压子模块;稳压子模块的输入端与蓄电电池的放电端连接,稳压子模块的输出端与外部用电电源输入端连接;稳压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便于单片机模块采集稳压子模块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浪发电装置的电能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压子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1、电阻R2、电感L1、电感L2、电感L3、滑动变阻器RP1以及开关电源控制器U1;
电容C1并联在Vin和COM两个端口之间,Vin与继电器子模块的一路输出端连接,COM与地连接,二极管D1与电容C1并联,二极管D1的负极与开关电源控制器U1的IN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与COM端连接,开关电源控制器U1的CMPEN端与电阻R1、电容C2串接后与COM端连接,开关电源控制器U1的接地端与COM端连接,开关电源控制器U1的SW端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电源控制器U1的SW端与电容C3串接后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感L2串接后与COM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滑动变阻器RP1串接后与开关电源控制器U1的FB端连接,开关电源控制器U1的FB端与电阻R2串接后与COM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感L3、电容C4串接后与COM端连接,Vout与充电降压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升压子模块和降压子模块的电路结构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浪发电装置的电能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降压保护子模块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感L4、二极管D3、滑动变阻器RP2以及充电管理芯片U2;
Vin1与Vout连接,COM端与升压子模块中的COM端连接,Vin1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降压子模块中与Vout位置对应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充电管理芯片U2的VIN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发光二级管LED1的负极与充电管理芯片U2的STDBY端连接;发光二级管LED2的负极与充电管理芯片U2的CHRG端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2的LX端与电感L4串接后与充电管理芯片U2的VS端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2的LX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2的VS端与电容C6串接后与COM端连接,C7与C6并联,充电管理芯片U2的VS端与电阻R4串接后与充电管理芯片U2的BAT端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2的BAT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2的BAT端与滑动变阻器RP2、电阻R5串接后与COM端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2的CS端与VREG端连接后与电容C5串接,再与充电管理芯片U2的RTRICK端、TS端和GND端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2的GND端与COM端连接,Vout1与单片机模块输入端连接,Vout2与蓄电电池的充电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06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车集成充电机
- 下一篇:烟草切丝机磨刀砂轮传动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