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2756.1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7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17/16;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道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导光板 及其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薄型化、轻量化、低耗电量、无辐射污染等优点,LCD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LCD是被动式电子显示设备,需要一个背光模组来提供亮度,背光模组又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发光光源例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液晶面板的后方,直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而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光源设置于液晶面板的侧面,图1为现有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胶框11、光学膜片组12、导光板13、反射片14、背板15与LED光源16,LED光源16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13入光面进入导光板13,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13出光面射出,再经由光学膜片组12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
侧入式背光模组中,LED灯条组件(LED灯条和散热板)和导光板都固定于背板上,导光板入光侧和LED光源之间需留有适当的间距以避免导光板因受热和湿气后膨胀而撞击到LED光源。但于大尺寸背光模组中,导光板尺寸较大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也就更大,若导光板和LED光源之间的距离太小会导致导光板膨胀后撞击到LED光源,但间距过大LED光源入光效率差导致背光亮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导光板及使用该组合导光板的背光模组,通过将LED灯珠置于组合导光板的收纳槽内,解决了LED光源与导光板间距太小容易受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导光板及使用该组合导光板的背光模组,组合导光板包括一导光条和一主导光板,其中导光条包括容纳LED灯珠的收纳槽和第一卡槽,所述的第一卡槽由导光条底板向上折弯形成,主导光板包括第二卡槽,第一卡槽通过与第二卡槽相卡和实现导光条与主导光板的连接。所述的导光条容纳LED灯珠的收纳槽位于导光条的入光侧。所述的导光条的第一卡槽内设有与LED灯珠发光面垂直的条状微棱结构。所述的主导光板的第二卡槽内设有与LED灯珠发光面垂直的条状微棱结构。所述的微棱结构的断面为三角形或锯齿形或梯形或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组合导光板,将LED灯珠置于组合导光板的收纳槽内,在LED灯珠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较小的情况下保证LED灯珠不受破坏,又能提高LED灯珠的入光效率,从而提高背光模组的辉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导光板的导光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导光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LED灯条与导光条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5为导光条与主导光板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5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2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痛风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葡萄园中养殖蚯蚓并套种玉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