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晶体谐振器用测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2885.0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9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辜批林;王明才;廖其飞;吴宗泽;池旭明;王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02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晶体 谐振 器用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体谐振器类,具体是一种小型晶体谐振器用测试头,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频率微调机内的超小型晶体谐振器用测试头。
背景技术
石英晶体谐振器是各类通讯电子数码产品中配套关键元件之一,近年来随着智能通讯及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这类数码产品对与之配套的石英晶体谐振器小型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石英晶体谐振器外形也越来越小,为了提高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频率精度,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边测试边进行频率调整,至到达到目标频率,频率的测试是通过测试头探针接触石英晶体谐振器基座上的引线脚,但是由于石英晶体谐振器外形越来越小,基座上的引线脚可测试接触面积也越来越小,测试头探针与基座引线脚对位也越来越困难,接触精度差不仅引起频率测试不准确,也使生产过程中测试效率及良品率很低。
现有技术中,晶体谐振器测试头都是通过用2-4根探针直接穿过集成电路板及测试座本体,接触对位过程是通过大致目测多次校正的方式进行,不仅效率低,而且接触对位精度不高,直接影响了频率测试精度,生产良率也难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晶体谐振器测试头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小型晶体谐振器用测试头,以提高接触对位精度,提升频率测试精度,保证测试效率及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晶体谐振器用测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线路板与所述集成线路板配合的测试头本体,以及测试头本体上端和下端的固定板,测试头本体中空,上下两个固定板都是透明材质,两个固定板上按基座引线脚与探针的接触位置设有对应的探针孔,上固定板通过定位梢固定于测试头本体上,下固定板通过滑动轴承固定于测试头的下端,可以自由伸缩。
本实用新型上下固定板均有两组各四个探针孔,八个探针穿过上下固定板探针孔,可以同时测试二颗晶体谐振器。
本实用新型测试头本体上端开有两个沉孔螺孔,用于固定与探针联接的集成线路板;测试头本体开有两个锁紧孔,探针与晶体谐振器脚位对准后,通过螺栓固定在测试设备上。
本实用新型测试头本体左右两端打有通孔,用于安装一对滑动轴承。测试头工作时,下固定板通过一对卡簧固定在滑动轴承上,在重力的作用下垂直向外延伸。
本实用新型测试头通过采用透明上下固定板,中空的测试头本体,可自由伸缩的下固定板,安装时可以方清楚确认探针与晶体谐振器脚位的对位情况,便于调整对位精度,对位完成后,先将测试座本体固定在测试设备上,再将与探针接触的集成电极板固定在测试座本身上。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接触对位精度,提升了频率测试精度,保证了测试效率及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动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测试探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5所示,一种小型晶体谐振器用测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线路板与所述集成线路板配合的测试头本体1,以及测试头本体上固定板2和下固定板3。测试头本体1中间是中空的,上固定板2和下固定板3都是透明有机玻璃材质。上固定板2和下固定板3上按基座引线脚与探针4的接触位置开有两组各四个探针孔,工作时安装八根探针4,可以同时测试两颗晶体谐振器产品,上固定板2通过测试头本体1上的一对定位梢6固定于测试头本体1上,下固定板3通过测试头本体1上的一对滑动轴承7固定于测试头的下端,可以自由伸缩。安装时探针4下端固定在下固定板探针孔9内,上端固定于上固定板探针孔10内。测试头本体1开有两个锁紧孔5,探针与晶体谐振器脚位对准后,通过测试头本体1上的一对螺栓穿过锁紧孔5固定在测试设备上。
本实用新型测试头本体1左右两端打有通孔,用于安装一对滑动轴承7。测试头工作时,下固定板3通过一对卡簧11固定在滑动轴承7上,在重力的作用下垂直向外延伸。
本实用新型测试头本体1上端开有两个沉孔螺孔8-A和8-B,用于固定与探针4联接的集成线路板。
本实用新型测试头上下固定板为全透明泰氟隆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2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机按钮功能测试电路以及应用治具
- 下一篇:一种家居智能水杯沥水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