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穴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3381.0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熊新光;于相平;胡波;全有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0 | 分类号: | E04G15/0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结 预应力 钢绞线张拉端穴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施工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的穴模。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钢绞线施工中现浇梁、板顶面张拉端穴模通常采用泡沫穴模、木模板、塑料模板等。其中,木模板、塑料模板都需要人工进行支设模板,进行模板开孔。且拆除这些模板时,穴模一般拆除的时候都会被拆除损坏,不能够继续再使用。泡沫的穴模虽然便宜,但是砼成型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且需要人工将泡沫板剔除,拆除时容易造成现场材料污染,达不到节能环保的目标,耗费人工较大。
使用上述材料作为穴模,消耗大量资源,且不能周转使用,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更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不节能、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能够周转使用且能够用于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的穴模。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穴模,包括方管形的侧面模板、封盖于侧面模板前端管口上的前侧板以及封盖于侧面模板后端管口上的后侧板;在侧面模板内设有贯穿前侧板和后侧板中心的导向管;在侧面模板的上部设有提放把手。
采用方管形的侧面模板能够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形成方形的槽口,满足施工时对于方形穴模的需求;采用导向管能够方便快速无误地贯穿钢绞线,提高施工效率;采用提放把手能够方便从侧面提放穴模,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在侧面模板前端管口的上部两个顶角上均设有防碰撞护角。采用防碰撞护角能够对侧面模板前端管口的上部两个顶角进行防护,防止施工人员磕碰受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采用方管形的侧面模板能够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形成方形的槽口,满足施工时对于方形穴模的需求;(2)采用导向管能够方便快速无误地贯穿钢绞线,提高施工效率;(3)采用提放把手能够方便从侧面提放穴模,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穴模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面模板,2、前侧板,3、后侧板,4、导向管,5、提放把手,6、防碰撞护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穴模包括:方管形的侧面模板1、封盖于侧面模板1前端管口上的前侧板2以及封盖于侧面模板1后端管口上的后侧板3。
其中,在侧面模板1内设有贯穿前侧板2和后侧板3中心的导向管4;在侧面模板1的上部设有提放把手5;在侧面模板1前端管口的上部两个顶角上均设有防碰撞护角6。
在具体制作时,侧面模板1为80mm×80mm×250mm的方钢管,壁厚为3mm;前侧板2和后侧板3为3mm壁厚的方形钢板;前侧板2和后侧板3的中心处设有直径为Φ22mm的圆孔;导向管4为一根内径为Φ20mm的圆钢管,壁厚为2mm;防碰撞护角6采用橡胶或海绵材料制作完成。
在现场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将本穴模配合利用提放把手5,将弯曲布置后的钢绞线的延伸段由后侧板3穿入导向管4,并从前侧板2穿出。待混凝土初步凝结后,便可以通过提放把手5将整个穴模取出,取出后便可以形成一次成型的方形槽口。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3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式模板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程用雨蓬模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