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型光电一体化干式发酵单体沼气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3389.7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7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忠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忠喜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62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型 光电 一体化 发酵 单体 沼气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新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型光电一体化干式发酵单体沼气池。适用于高寒地区的每个农户。
背景技术
传统老式沼气池在高寒地区冬季不产气,无法使用,春季启用困难,容易酸化、钙化结板,出渣困难,厌氧效果差。目前,中国东三省95%以上都处于休眠状态,少数能用的,也存在产气量及低、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安全隐患大、不能达到环保要求反而污染环境。现有的红泥沼气池用泵供气加压才能使用,成本高、易损坏、耗能高。出渣通过泵抽出,耗电,除渣困难,泵易堵塞。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型光电一体化干式发酵单体沼气池,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秸秆、养殖物的排泄物、尾菜、厨房残余物等为原料,不污染环境;采用自然分离法沥水,通过网状纺织袋使固液分离,零耗能,成本低,便于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通用型光电一体化干式发酵单体沼气池,池体1的一端设置进料口14,滚轴6通过支架5固定在池体1的出料口端,手摇式主动轮3通过链条4带动滚轴6;尼龙绳15一端固定在进料口14外部,另一端经过池体内部的滚轮2固定在滚轴6上,尼龙绳15上设置若干个网状原料袋16;滚轴6转动,通过尼龙绳15带动滚轮2,从而将尼龙绳15上的网将原料袋16由池体1内带出;防漂浮格栅7固定在池体1内部,且位于液面17之下、滚轮2之上;池体1的上部固定设置储气室9,储气室9上设置厌氧罩12。
所述的厌氧罩12的顶部设置储水夹层11及进水阀门10,采用水袋式双层水压法,厌氧罩是双层,里面装水,通过水压自动调节沼气压力。
所述的池体1的底层设置加热水管或发热电缆。
所述的池体1的侧面设置沼气出气孔8、排污口18,底部设置移动轮13。
所述的池体1的材质采用碳钢或玻璃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在冬季使用时,池体外堆积一米厚的秸秆做为保温层,同时为秸秆做前期发酵预处理,产生的温度为池体提供保温(采用双膜日光温室为沼气池保温)。夏季时池体完全暴露在日光下,充分利用光合作用,提高沼气池温度,底部设置加热水管或发热电缆,冬季发酵时间为7~15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新颖、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维修方便、快捷。产气量提高3~4倍。采用尼龙绳索、隧道式进出料,不污染环境,零耗能,建造速度快,成本低,便于管理,使用寿命长,便于维修,维修成本低。体积小,不占用土地。四季可用、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池体;2、滚轮;3、手摇式主动轮;4、链条;5、支架;6、滚轴;7、防漂浮格栅;8、沼气出气孔;9、储气室;10、进水阀门;11、储水夹层;12、厌氧罩;13、移动轮;14、进料口;15、尼龙绳;16、网状原料袋;17、液面;18、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光电一体化干式发酵单体沼气池,包括池体1、滚轮2、手摇式主动轮3、链条4、支架5、滚轴6、防漂浮格栅7、沼气出气孔8、储气室9、进水阀门10、储水夹层11、厌氧罩12、移动轮13、进料口14、尼龙绳15、网状原料袋16、液面17、排污口18,其中,池体1的一端设置进料口14,滚轴6通过支架5固定在池体1的出料口端,手摇式主动轮3通过链条4带动滚轴6;尼龙绳15一端固定在进料口14外部,经过池体内部的滚轮2另一端固定在滚轴6上,尼龙绳15上设置若干个网状原料袋16;滚轴6转动,通过尼龙绳15带动滚轮2,从而将尼龙绳15上的网将原料袋16由池体1内带出;防漂浮格栅7固定在池体1内部,且位于液面17之下、滚轮2之上;池体1的上部固定设置储气室9,储气室9上设置厌氧罩12。
所述的厌氧罩12的顶部设置储水夹层11及进水阀门10。
所述的池体1的侧面设置沼气出气孔8、排污口18,底部设置移动轮13。
所述的池体1的底层设置加热水管或发热电缆。
所述的池体1的材质采用碳钢或玻璃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忠喜,未经郭忠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3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