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炭塑蜂巢竹炭装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4003.4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3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雪青;林实俄;林芝俏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雪青 |
主分类号: | E04F13/072 | 分类号: | E04F13/07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5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巢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炭塑蜂巢竹炭装饰板。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室内设计中,墙壁一般是采用油漆或者墙纸,然而油漆和墙纸中含有大量的甲醛等其他有害物质,散发到房间,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因此为了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散发,因此在墙壁安装有吸收甲醛的炭板,但是炭板安装非常困难,而且炭板是安装在墙纸内侧,这导致墙纸也难以贴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炭塑蜂巢竹炭装饰板,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吸附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炭塑蜂巢竹炭装饰板,包括炭板,炭板呈蜂窝状结构,炭板的四周设有固定边,固定边的外侧面与炭板外侧面齐平,固定边的内侧面低于炭板的内侧面,固定边与炭板之间的高度差形成槽体,槽体固定有墙笼骨板,固定边上开有间隔设置的沉孔,沉孔内穿过螺丝并螺纹连接在墙笼骨板上;炭板外贴合有装饰布,装饰布固定在固定边的外侧面,固定边外侧面间隔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外端设有锥形槽,装饰布穿过螺钉并固定在通孔内。该结构通过固定边将炭板紧密地固定在墙笼骨板上,墙笼骨板固定在墙壁上,安装方便牢固,结构紧凑,炭板安装后的墙壁表面平整,通过装饰布紧贴在炭板上,这样无需墙纸或油漆,也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产生,同时炭板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为了进一步完善,固定边的内侧面设有加强筋,加强筋设于固定边周边以及内侧面。这样加强固定边的结构牢固性。
进一步完善,装饰布为透气的纺织布。纺织布上设有一些印花,主要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可以发挥炭板的吸附效果。
进一步完善,固定边与炭板一体注塑成型,固定边与炭板外覆盖有竹炭层。一体成型的结构牢固,固定边与炭板均设有竹炭层,增强竹炭的吸附效果。
进一步完善,炭板的内侧设有竹炭层。竹炭层采用液体竹炭喷涂在炭板表面,或者将炭板内侧一半厚度浸泡在液体竹炭中,这样可以增强炭板吸附甲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边将炭板紧密地固定在墙笼骨板上,安装方便牢固,结构紧凑,炭板安装后的墙壁表面平整,通过装饰布紧贴在炭板上,这样无需墙纸或油漆,也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产生,同时炭板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吸附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炭板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炭板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炭板1,固定边2,墙笼骨板4,沉孔5,螺丝或气枪钉6,装饰布7,通孔8,锥形槽9,螺钉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炭塑蜂巢竹炭装饰板,包括炭板1,炭板1呈蜂窝状结构,炭板1的四周设有固定边2,固定边2的外侧面与炭板1外侧面齐平,固定边2的内侧面低于炭板1的内侧面,固定边2与炭板1之间的高度差形成槽体,槽体固定有墙笼骨板4,固定边2上开有间隔设置的沉孔5,沉孔5内穿过螺丝6并螺纹连接在墙笼骨板4上;炭板1外贴合有装饰布7,装饰布7固定在固定边2的外侧面,固定边2外侧面间隔设置有通孔8,通孔8的外端设有锥形槽9,装饰布7穿过螺钉10并固定在通孔8内。固定边2的内侧面设有加强筋,加强筋设于固定边2周边以及内侧面。装饰布7为透气的纺织布。固定边2与炭板1炭与塑合成一体注塑成型,固定边2与炭板1外覆盖有竹炭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炭塑)蜂巢绿氧装饰板与墙体多孔隔空,表面再与装饰布紧贴在炭板上,这样无需实芯墙纸或涂料油漆从而影响有害气体产生,危害身体健康,此板保温、隔音、抗磁电,减少甲醛、苯、氨、TVOC、弊氡等有害物质产生,同时炭板还可以吸附半封闭室内中循环外围空气的有害物质和墙体大面积能产生负氧离子(把树林空气环境带到室内使用,形成绿色墙改新材料)。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雪青,未经林雪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4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结构高压平衡阀
- 下一篇:带落冰减速破碎装置的落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