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冷媒制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4137.6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7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朴清松;王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新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0 | 分类号: | F25B31/0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冷媒 制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电力和能量充分循环利用的空气冷媒制冷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制冷技术主要依靠物态转化冷媒的制冷循环,冷媒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传统冷媒最常用的是氟利昂,但是氟利昂已被公认释放到空气中之后会破坏臭氧层,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后果。
随着空气压缩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空气内能制热技术,由于压缩空气中仍具有大量的内能,普通情况下其制冷的效率非常低,无法应用于实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冷媒制冷器,使用涡轮机回收压缩空气内能,再转化成电能或机械能反馈回压缩机,并实现了该能量的重复循环利用;其一方面可以将压缩空气中的内能转换掉,实现制冷;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该能量辅助电网功率驱动压缩机工作,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气冷媒制冷器,包括通过空气管道连接的压缩机、散热器和涡轮机,涡轮机连接发电机,发电机连接逆变器,逆变器与外部电源连接变频器,变频器连接压缩机。
所述涡轮机另外通过空气管道依次连接换热器和压缩机,换热器与压缩机相连的空气管道上开设呼吸孔。
所述呼吸孔孔径为管径的0.5~1.5倍,其上设有空气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涡轮机回收压缩空气内能,再转化成电能或机械能反馈回压缩机,可以将压缩空气中的内能转换掉,实现制冷;
2)利用回收的内能辅以电网功率驱动压缩机工作,达到节能效果;
2)使用空气作为冷媒,零成本,可以根据需求随时从环境中抽取,对环境零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空气冷媒制冷器,包括通过空气管道连接的压缩机、散热器和涡轮机,涡轮机连接发电机,发电机连接逆变器,逆变器与外部电源连接变频器,变频器连接压缩机。
所述涡轮机另外通过空气管道依次连接换热器和压缩机,换热器与压缩机相连的空气管道上开设呼吸孔。
所述呼吸孔孔径为管径的0.5~1.5倍,其上设有空气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冷媒制冷器的工作原理是:压缩机由外部电源和本系统发电机联合供电,使用发电机的全部发电量,并辅以外部电源电量。逆变器调配使用发电机的发电量和外部电源的供电量,使总电量满足压缩机使用要求,又不会浪费电能。
图1中细箭头代表电能或能量流动方向,粗箭头代表气体流动方向。从压缩机输出的高压气体经过空气管道流经散热器与环境进行热交换,降温之后经空气管道进入涡轮机,推动涡轮机并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回收压缩气体在减压时释放的能量,使其减压膨胀降温;低温的常压气体通过空气管道流入换热器,实现制冷功能;由于从换热器中出来的气体温度仍低于环境温度,为了充分将制冷功率回收利用,通过空气管道上的呼吸孔,使管道内气体与大气压平衡之后,再返回到压缩机,整个制冷循环完成。
呼吸孔对系统内的空气具有补充平衡的作用,其开设在换热器通往压缩机的空气管道上,可以采用与空气管道相配合的三通中的一个支管作为呼吸孔,另外2个支管分别连接空气管道。呼吸孔处设空气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新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鞍山新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41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面积蒸发器
- 下一篇:一种用空调进行地热采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