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生物法的可循环膜内重金属土壤淋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4918.5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6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琢;任杰;王梅;冯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循环 重金属 土壤 淋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法的可循环膜内重金属土壤淋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致使某些有害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土壤的原有含量而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由此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其中,重金属是土壤污染中重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污水灌溉、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堆放及大气颗粒物沉降。重金属污染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铜(Cu)、镍(Ni)、钴(Co)等元素,重金属污染元素一般只能发生形态的转变和迁移,难以降解。
中国已成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截至上世纪末,我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多万顷,约占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每年因土壤污染粮食减产就达1000万吨,还有1200万吨粮食受污染。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有多种途经:一是物理治理,例如翻土、换土,但实施复杂,费用高和易降低土壤肥力;二是化学治理,效果和费用都适中,缺点是容易引起二次污染;三是生物治理(主要是植物修复),易操作耗费较低,但周期长,效果不显著。
土壤淋洗修复是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利用重力作用或通过水力压头推动淋洗液注入被污染的土层中,然后把含有污染物的液体从土层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目前对富集重金属的淋洗液往往会经过处理后排放或者回用,然而其土壤淋洗与淋洗液处理往往经过多道工序,对仪器设备要求高,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基于生物法的可循环膜内重金属土壤淋洗装置,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管理,在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处理的同时利用微生物巨大的吸附容量对淋洗液同步生物处理,整个反应过程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处理后的淋洗液可循环使用,处理后的土壤可直接整袋转移。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土壤异位修复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生物法的可循环膜内重金属土壤淋洗装置,包括含进/出液管口的淋洗液储备室、阀门、交联、滤袋、固定夹、反应池、微生物、曝气组件、出水口、循环泵组;所述淋洗液储备室的出液管口通过交联固定于反应池内壁,所述滤袋置于反应池内,其边外翻通过固定夹固定于反应池外壁,所述曝气组件置于滤袋外,包括相互连接的进气管和曝气盘,进气管上端伸出反应池,曝气盘置于反应池底部,所述反应池底部设置出水口,所述循环泵组置于反应池外,循环泵两侧分别连有管路,与循环泵其中一侧连接的管路的另一端与反应池出水口连接,与循环泵另一侧连接的管路的另一端与淋洗液储备室进液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阀门安装于淋洗液储备室的出液管口处。
优选地,所述的滤袋为耐酸碱耐腐蚀材质。
优选地,所述的滤袋精度为100-200目,其底部距离反应池底部5-10cm。
优选地,所述的微生物可为细菌或真菌,其去除重金属原理为生物吸附。
优选地,所述的循环泵与淋洗液储备室进液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为塑料软管。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管理,重金属去除率高,为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修复提供新思路,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为含进/出液管口的淋洗液储备室,2为阀门,3为交联,4为滤袋,5为固定夹,6为反应池,7为微生物,8为出水口,9为进气管,10为曝气盘,11为循环泵,12为两侧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下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以受重金属Pb、Zn污染土壤,处理用微生物为酿酒酵母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49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辊在线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萘系减水剂废渣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