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脉象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7459.6 | 申请日: | 2015-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9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李冬山;孙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波;李冬山;孙受荣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脉象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设备仪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脉象分析仪。
背景技术
中医寸口三部九候诊脉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系统的中医脉学理论,经过常年的积累,把脉象归纳总结为若干种脉象,现代脉象研究证实:脉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功能、血管的机能、血液的质和量,传统的中医主要是经验科学,史人的经验,现代医生自己经验受环境、年龄、知识等诸多限制,不借助外界知识无法快速、准确地诊断出被诊断对象的疾病及健康情况,而传统的脉象分析仪不具备物联网的功能,无法完成把大量的诊疗数据动态收集,专家知识库在云端也就无法得到知识来源,更不能对设备进行监管与维护及升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脉象分析仪没有物联网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物联网功能脉象分析仪。
现有技术中的脉象分析仪没有蓝牙模块、wifi模块,无法与外界进行数据通讯。本发明在脉象分析仪中增加了蓝牙模块、wifi模块、RFID、3G、4G通信模块、GPS或北斗卫星接收器、智能嵌入IC芯片或无线及有线网络里的一个或多个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所述设计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检查更精准,对自动收集每个检查的数据挖掘、分析,为下一位患者精准检查
2.设备实现动态实时监管,通过对设备的使用年限、年检记录、设备使用等监管参数进行采集。
3.设备远程维护及升级,生产厂家通过物联网远程维护及升级设备。
4.根据卫星定位能够准确反映设备的所在区域,为厂家区域销售提供了保护手段及设备跟踪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物联网脉象分析仪,包括脉象分析仪、蓝牙模块、wifi模块、RFID模块、3G、4G通信模块、GPS或北斗卫星接收器、智能嵌入IC芯片或无线及有线网络里的一个或多个模块。
后台搭建云端服务器,存储专家知识库、设备信息资料库、个人信息资料库以及智能专家推理机,该推理机可以根据中医理论、专家知识库及个人信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推理得出最优的逻辑判断结果及干预方案。
设备信息库将记载设备的基本信息及使用、保养状况,设备厂商可以实时或分时监测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对设备远程维护和风险提示。政府管理部门将对医疗设备进行远程管理与实时认证。
本发明实现如下内容:
1.所有相关人员(医生、护士、患者、健管师、营养师等)与设备通过物联网及互联网组成增值生态社区,开展增值生态社区服务,并为所有相关人员在生态社区内产生的服务需求提供重度解决方案。
2.物联网在健康医疗领域对脉象仪与脉象仪、脉象仪与人、人与人的系统平台,实现毫、微秒高速实时控制,高出互联网3个数量级以上的反应速度实现对人健康指标的精准控制,提高就医效率,减少就医成本。
3.有利于政府相关机构对仪器设备监管。
4.厂商对脉象仪服务效果收集评估、地理位置的收集,可以对设备进行科学销售管理及设备升级维护。
5.实现对大数据的实时精准收集分析及数据挖掘。
本发明的社会意义是将弘扬传统中医文化,使博大精深中医事业在大数据挖掘下得到更加完整、科学理论基础,人工智能的逻辑推理机制解决中医目前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现实问题,更加准确、有效的提供疾病治疗方案及健康干预措施,将大大减轻人们的疾病及健康带来的困扰,同时也大大地节省了国家的医疗费用支出。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波;李冬山;孙受荣,未经张波;李冬山;孙受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7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