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压式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7712.8 | 申请日: | 2015-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6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戴新征;葛静;秦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新征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胆囊 胆道 造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胆道造影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气压式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胆囊切除手术中,经常会经胆囊管行胆管造影,以确定除胆囊外的肝内外胆道系统是否存在结石。目前,临床常规的做法是,在胆囊管未完全切断时,在胆囊管开一个小口,插入硬质塑料管,注入造影剂后,进行X光照射以明确胆道系统有无结石,此操作有两个缺陷:一是插管困难,硬质塑料管遇到胆管皱襞常无法通过,强制插管,会造成胆管损伤,而且硬质塑料不能与胆管内膜完全贴合,造成造影剂会外渗;二是医务人员要在X光下推注造影剂,长期在X光辐射下,会造成伤害。
申请号为:201020249172.X,实用新型名称为: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管,公开公告号为:CN201710805U,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手术的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管,包括引导头、注药侧孔和注射器插口;造影管前端设引导头,引导头呈圆钝性,近头端的侧壁设有多个注药侧孔,末端设有注射器插口。该实用新型造影管前段设置有圆钝性的引导头,虽然解决了插管困难、不损伤胆管插管的问题,但是依然没有解决造影剂外渗的问题,而且,该实用新型近头端的侧壁设有多个注药侧孔,该构造反而会加速造影剂外渗,同时,X光下医务人员推注造影剂,对医务人员的伤害问题,也没有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压式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管,包括造影管本体、造影管本体为中空管装结构,造影管本体前部设有引导头、注药孔,所述引导头呈橄榄状,注药孔位于引导头的头部,橄榄状引导头最粗部分的截面直径大于造影管本体的截面直径,所述造影管本体尾端还设有引流管,引流管的尾端设有造影剂注射口和气压接口。所述造影管本体上还设有挡流隆起。所述造影管本体外侧设有刻度。
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造影管本体前段设置橄榄状引导头,使得插管容易,且遇到胆管皱襞无法通过时不会损伤胆管。
其次,由于注药孔位于引导头的头部,保证了造影剂会沿着胆管向前喷出,造影剂不会外渗,而且,橄榄状引导头最粗部分的截面直径大于造影管本体的截面直径,又进一步保障了造影剂不会外渗。进一步的,造影管本体上还设有挡流隆起,又加强保障了造影剂不会外渗。
最后,由于在造影管本体尾端设置了引流管,引流管的尾端设有造影剂注射口和气压接口。也就是说,医务人员完全可以在没有X光照射的地方实施造影剂推注等作业,解决了X光下行胆道造影对医务人员的伤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压式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管
图2为造影管本体放大结构图
其中:造影管本体1,引导头2,注药孔3,引流管4,造影剂注射口5,气压接口6,挡流隆起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气压式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管,包括造影管本体1、造影管本体1为中空管装结构,造影管本体1前部设有引导头2、注药孔3,所述引导头2呈橄榄状,注药孔3位于引导头2的头部,橄榄状引导头2最粗部分的截面直径大于造影管本体1的截面直径,所述造影管本体1尾端还设有引流管4,引流管4的尾端设有造影剂注射口5和气压接口6。所述造影管本体1上还设有挡流隆起7。所述造影管本体1外侧设有刻度。
实施例2:如图1、2所示,一种气压式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管,包括造影管本体1、造影管本体1为中空管装结构,造影管本体1前部设有引导头2、注药孔3,所述引导头2呈橄榄状,注药孔3位于引导头2的头部,橄榄状引导头2最粗部分的截面直径大于造影管本体1的截面直径,所述造影管本体1尾端还设有引流管4,引流管4的尾端设有造影剂注射口5和气压接口6。所述造影管本体1上还设有挡流隆起7。所述造影管本体1外侧设有刻度。
临床上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作业时,经胆囊管行胆管造影,以确定除胆囊外的肝内外胆道系统是否存在结石。在胆囊管未完全切断时,在胆囊管开一个小口。
将造影剂从造影剂注射口5注入到引流管,直至造影剂接近充满引流管4和造影管本体1。
将造影管本体从胆囊管上开的小孔插进胆管,插到合适位置时,医务人员通过操作气压设备,通过气压接口6在X光的照射下,将造影剂注入到胆管,进行结石排查。本实用新型造影管本体1前段设置橄榄状引导头2,使得插管容易,且遇到胆管皱襞无法通过时不会损伤胆管。由于注药孔3位于引导头2的头部,保证了造影剂会沿着胆管向前喷出,造影剂不会外渗,而且,橄榄状引导头2最粗部分的截面直径大于造影管本体1的截面直径,又进一步保障了造影剂不会外渗。进一步的,造影管本体上还设有挡流隆起7,又加强保障了造影剂不会外渗。由于在造影管本体尾端设置了引流管4,引流管4的尾端设有造影剂注射口5和气压接口6。也就是说,医务人员完全可以在没有X光照射的地方实施造影剂推注等作业,解决了X光下行胆道造影对医务人员的伤害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新征,未经戴新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7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卸载式船台支墩
- 下一篇:一种新型心内科专用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