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段回液双向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7791.2 | 申请日: | 2015-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7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崔令霞;周前;蒋建飞;周志一;杨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尹周 |
地址: | 467036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段回液 双向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向传热热管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段回液双向热管。
背景技术
合理有序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我国节能技术发展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对热管技术在节能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探讨。
热管是人们所知的最为有效的传热元件之一,它无需外加动力就可以将热量通过其较小的截面积远距离地传输。
根据热管内工作介质的回流方式,热管可分为重力式热虹吸管(无吸液芯)和依靠毛细力工作的普通热管(有吸液芯)。
重力热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热管,它依靠重力回流工作液,其壳体内壁无吸液芯结构,在重力场中,只要求把冷凝段置于蒸发段上方。故其传热方向是由下向上传热。
一根水平放置的有芯热管,由于其内部循环动力是毛细力,所以任意一端受热就可作为蒸发段,而另一端向外散热就成为冷凝段,从而可以双向传热。但是,如果将有芯热管垂直放置,则其由下向上传热不受影响,由上向下传热能力因液态工质的重力作用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提供一种可以竖直由上向下传热的热管,尤其是一种多段回液双向热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针对蒸发器在冷凝器上方竖向传热的热管,为了顺利将热量由热管上部传递到热管的下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段回液双向热管,能够分段将冷凝的液态工质送到热管中部的吸液芯管道中,使液态工质由吸液芯输送到热管的蒸发器,达到制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多段回液双向热管,包括热管壳体6,与热管壳体6顶部连接热管上换热器10,和与热管壳体6底部连接的热管下换热器1,所述的热管壳体6底部设置有下集液器2,上部设置有上集液器9,中部设置有吸液芯管道5;所述的热管壳体6的内壁上设置有翅片集液槽4,翅片集液槽4与吸液芯管道5之间设置有回液管3;
所述的下集液器2和上集液器9均为球面形,焊接在热管壳体6内;
所述吸液芯管道5布置在热管中部;管道内部充满吸液芯,管壁设有回液孔与回液管3相通;所述的吸液芯管道5上部焊有一个球面形的接液盘8,盘中部有圆孔直径与吸液芯管道5的直径相同,方便液态工质流入的吸液芯;
所述的吸液芯管道5由分布在周围的回液管3固定在热管中部;
所述的翅片集液槽4为焊接或紧配合固定在热管壳体6内壁的带有两个圆弧顶和两个圆弧底的集液槽,集液槽当翅片使用;
所述的两个圆弧底的最低处开有翅片集液槽回液孔7,所述的翅片集液槽回液孔7与回液管3相通;相邻两个翅片集液槽4的圆弧顶与圆弧底相对,即相邻的两个翅片集液槽4的回液管3呈90度角;
所述的回液管3一端与翅片集液槽4的翅片集液槽回液孔7相通,一端与吸液芯管道5的回液孔相通。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热管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吸液芯布置在热管中部的吸液芯管道中,液态工质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布置在热管内壁的翅片集液槽,增加了热管内的换热面积,强化了换热,气态工质在传输过程中会逐渐液化并在翅片集液槽内集聚,然后液态工质汇集到圆弧底处,由翅片集液槽回液孔通过回液管流到吸液芯管道的吸液芯中,使得整个热管多段回液,保证液态工质顺利流向蒸发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为:热管下换热器1、下集液器2、回液管3、翅片集液槽4、吸液芯管道5、热管壳体6、翅片集液槽回液孔7、球面形接液盘8、上集液器9、热管上换热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多段回液双向热管,包括热管壳体6,与热管壳体6顶部连接热管上换热器10,和与热管壳体6底部连接的热管下换热器1,所述的热管壳体6底部设置有下集液器2,上部设置有上集液器9,中部设置有吸液芯管道5;所述的热管壳体6的内壁上设置有翅片集液槽4,翅片集液槽4与吸液芯管道5之间设置有回液管3;
所述的下集液器2和上集液器9均为球面形,焊接在热管壳体6内;
所述吸液芯管道5布置在热管中部;管道内部充满吸液芯,管壁设有回液孔与回液管3相通;所述的吸液芯管道5上部焊有一个球面形的接液盘8,盘中部有圆孔直径与吸液芯管道5的直径相同,方便液态工质流入的吸液芯;
所述的吸液芯管道5由分布在周围的回液管3固定在热管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7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