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接种钻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8272.8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7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武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接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接种钻。
背景技术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袋料栽培逐渐成为栽培食用菌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利用各种农林业副产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助材料,将其装入袋中制成培养基,来代替传统的原木,段木等栽培材料。目前,食用菌培养户对菌袋接种打孔所采取的方式,一般都是用铁杆或木杆往里插。这种接种打孔方式,操作起来不但费工、费时,而且劳动强度大,还容易出现和造成杂菌污染的问题。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938113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8月24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袋口扭褶钻孔棒,由横杆手柄、塑料袋口扭褶棒、钻孔棒三部分构成,其特征是,横杆手柄下,设有一段塑料袋口扭褶棒,塑料袋口扭褶棒下,设有打接菌孔的钻孔棒。
本实用新型通过钻孔棒钻孔有效避免了传统打孔造成的杂菌污染等问题,但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要掌握好钻孔力度,钻深钻浅都达不到最佳效果,而且劳动强度比较大,工作一段事件后钻孔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劳动强度低、钻孔效率高的食用菌接种钻。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食用菌接种钻,包括钻头本体,所述钻头本体分为钻杆和钻尖,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本体上设置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从钻尖延伸至钻杆,排屑槽从钻尖至钻杆深度逐渐变浅。
所述排屑槽为螺旋排屑槽。
所述钻杆的顶部设置有挡料圆盘。
所述钻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丝孔,所述连接丝孔深入钻杆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钻头本体上设置深度逐渐变浅的螺旋排屑槽,钻头在钻孔时基料更容易通过排屑槽排出,也变相减轻了钻头前进的阻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钻孔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钻杆的顶部设置挡料圆盘,在钻孔时从排屑槽排出的基料会被圆盘挡住,而且还能起到定深的作用,所有的菌孔的深度一致,从而使得菌棒上菌丝的行走时间保持一致,缩短菌棒的培养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钻头本体1,钻杆2,钻尖3,排屑槽4,挡料圆盘5,连接丝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食用菌接种钻,包括使用金属材料制作的钻头本体1,所述钻头本体1分为钻杆2和钻尖3,所述钻头本体1上设置有三条螺旋排屑槽4,所述螺旋排屑槽4从钻尖3延伸至钻杆2,螺旋排屑槽4从钻尖3至钻杆2深度逐渐变浅,所述钻杆2的顶部设置有挡料圆盘5,所述挡料圆盘5的顶端设置有连接丝孔6,所述连接丝孔6深入钻杆2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现将钻头本体1通过连接丝孔6固定在电钻上,然后将钻头对准需要钻孔的菌袋下钻,在钻孔的过程中废渣从螺旋排屑槽4排出后被挡料圆盘5挡住,此外挡料圆盘5还能起到定深限位的作用,轻松掌握钻孔深度,保证钻孔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武,未经李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82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水透气栽培盆
- 下一篇:一种液体菌种深层发酵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