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特高压SF6断路器壳体对接焊缝超声检测专用对比试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9537.6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4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罗宏建;王炯耿;周重回;张杰;姚晖;毛航银;沈洁;赵洲峰;陈胤桢;周正强;梅简;吴一峰;孙庆峰;周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9/30 | 分类号: | G01N29/3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sf sub 断路器 壳体 对接 焊缝 超声 检测 专用 比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成套装置无损检测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特高压SF6断路器壳体对接焊缝超声检测用的对比试块。
背景技术
为了消除涡流发热、损耗及承受冲击力,特高压SF6断路器常采用8~16mm厚的304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壳体。对于安装完毕的断路器,由于内部已经装满设备,无法进行射线检测。当使用常规超声检测技术时,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粗大组织对超声波具有强烈的衰减作用,导致检测灵敏度变化大,无法测定缺陷的大小;粗大组织也会引起强烈散射声波的叠加及波型转换,使得缺陷定位误差增大,故SF6断路器的常规超声检测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特高压SF6断路器壳体对接焊缝超声检测的专用对比试块,其可以测试特高压SF6断路器超声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也可以用于超声检测前的灵敏度调整。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特高压SF6断路器壳体对接焊缝超声检测专用对比试块,包括由304奥氏体不锈钢制成的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的中心存在焊缝区域,焊缝区域和母材区域的侧面或底面开有横通孔、短横孔或尖角槽。
进一步,所述的对比试块为第一对比试块,其在距离表面3mm的母材区域侧面设置一个横通孔,该横通孔的直径为2mm;在距离表面3mm的焊缝中心线上也设置一个同样的横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对比试块为第二对比试块,其在距离表面8mm的母材区域侧面设置一个横通孔,该横通孔的直径为2mm;在距离表面8mm的焊缝中心线上也设置一个同样的横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对比试块为第三对比试块,其在距离表面4mm的母材区域侧面设置一个横通孔,该横通孔的直径为2mm;在距离表面4mm的焊缝热影响区侧面也设置一个同样的横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对比试块为第四对比试块,其在距离表面10mm的母材区域侧面设置一个横通孔,该横通孔的直径为2mm;在距离表面10mm的焊缝热影响区侧面也设置一个同样的横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对比试块为第五对比试块,其母材区域底面设置一个尖角槽,该尖角槽长2mm、高2mm;位于焊缝中心线上的焊缝区域底面也设置一个同样的尖角槽。
进一步,所述的对比试块为第六对比试块,其在距离表面8mm的母材区域侧面设置一个短横孔,该短横孔的直径为1mm、长度为6mm;在距离表面8mm的焊缝中心线上也设置一个同样的短横孔。
进一步,所述的对比试块为第七对比试块,其在距离表面4mm的母材区域侧面设置一个短横孔,该短横孔的直径为1mm、长度为6mm;在距离表面4mm的焊缝中心线上也设置一个同样的短横孔。
上述的各个对比试块均能用于测试特高压SF6断路器超声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第一到第四对比试块还可以用于检测系统检测前的灵敏度调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可以测试特高压SF6断路器超声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也可以用于检测前的灵敏度的调整,有效解决了特高压SF6断路器壳体超声波检测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对比试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对比试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对比试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对比试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对比试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对比试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对比试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四对比试块绘制DAC曲线测试信噪比波形图。
图9为利用检测装置测试本实用新型第一对比试块的分辨力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并非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95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得无线充电系统运作状态信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网无功补偿方法及系统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