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钢条码阅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0557.5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9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唐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大普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钢条 阅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阅读器,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钢条码阅读器,属于扫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间内的机运设备需要提供车身基础数据,因此需要刚条码阅读器去读取车身刚条码的信息。
但现有的刚条码需要停止读写,影响了工作效率,并且不能在移动设备上使用,为了使它们能够自动完成相应动作,需要设计一种无需停止读写,可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的钢条码阅读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式钢条码阅读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钢条码阅读器,包括阅读器本体,所述阅读器本体包括发射端和反射端,所述发射端和反射端内部均设有控制器,所述发射端和反射端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间设有高度调节杆,所述支撑架与支撑架之间固定有横杆,所述支撑架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为32位ARM微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阅读器本体采用12位编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射端和反射端底部的支撑架均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有上部凹槽和下部支撑板组成,所述支撑架一端插进支撑座的凹槽中并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在运动中读写,无需停止读写,车型、颜色识别高度可靠,既提高了节拍又保证了高可靠性;
2、可以在移行机、摩擦链等移动设备上使用,克服了以往钢条码的读写限制;
3、通过高度调节杆便于调试,节约了人力成本;
4、采用32位ARM微控制器,低功耗高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钢条码阅读器的阅读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钢条码阅读器的阅读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钢条码阅读器的阅读器本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钢条码阅读器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钢条码阅读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钢条码阅读器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阅读器本体;2、发射端;3、反射端;4、控制器;6、螺栓;7、支撑架;8、高度调节杆;9、横杆;10、支撑座;11、凹槽;1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钢条码阅读器,包括阅读器本体1,所述阅读器本体1包括发射端2和反射端3,所述发射端2和反射端3内部均设有控制器4,所述发射端2和反射端3底部均通过螺栓6固定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中间设有高度调节杆8,所述支撑架7与支撑架7之间固定有横杆9,所述支撑架7底部通过螺栓6固定有支撑座10。所述控制器4为32位ARM微控制器4。所述阅读器本体1采用12位编码。所述发射端2和反射端3底部的支撑架7均为两个。所述支撑座10由上部凹槽11和下部支撑板12组成,所述支撑架7一端插进支撑座10的凹槽11中并通过螺栓6固定。
发射端2和反射端3底部的支撑架7均为两个,使阅读器本体1更加稳定;且支撑架7与支撑架7之间固定有横杆9,起到固定作用。
通过阅读器本体1的发射端2和反射端3读取钢条码信息。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运动中读写,无需停止读写,车型、颜色识别高度可靠,既提高了节拍又保证了高可靠性;可以在移行机、摩擦链等移动设备上使用,克服了以往钢条码的读写限制;通过高度调节杆便于调试,节约了人力成本;采用32位ARM微控制器,低功耗高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大普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大普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0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设备
- 下一篇:民爆矿用手持式物联网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