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抗压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0838.0 | 申请日: | 2015-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5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吴联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联紫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抗压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紧凑型抗压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趋势,导致安装在这些电子设备中的元件及线路构件的小型化。因而,对于小型电子设备,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密集布线,而现有的电缆结构松散,布线时会占用较多的空间,而且这些电缆抗压性能较差,在受到外力时,内部的线缆容易受到损坏,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上述问题亟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抗压电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紧凑型抗压电缆,包括:缆芯以及依次包覆在缆芯外部的绕包层和护套层;
缆芯包括缓冲芯、四根线缆和四根加强芯;缓冲芯位于所述缆芯中部,其由四块开口向外的弧形弹性板首尾依次连接而成,四根线缆分别与四块弹性板抵靠,在任意截面上,四根线缆的中心位置连线呈正四边形,线缆包括位于中部的导体以及依次包覆在导体外部的绝缘层和屏蔽层,导体采用多根钪铝合金相互绞合而成,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绕包而成,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加强芯设置在相邻两根线缆之间并与之抵靠,加强芯和线缆之间设有填充材料,使得所述缆芯具有圆形截面。
优选地,在任意截面上,四根加强芯中心位置连线呈正四边形。
优选地,加强芯为纤维加强芯。
优选地,填充材料为热塑性弹性填料。
优选地,加强芯和线缆均与绕包层内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紧凑型抗压电缆,缆芯包括缓冲芯、四根线缆和四根加强芯;缓冲芯位于所述缆芯中部,其由四块开口向外的弧形弹性板首尾依次连接而成,四根线缆分别与四块弹性板抵靠,在任意截面上,四根线缆的中心位置连线呈正四边形,线缆包括位于中部的导体以及依次包覆在导体外部的绝缘层和屏蔽层,导体采用多根钪铝合金相互绞合而成,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绕包而成,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加强芯设置在相邻两根线缆之间并与之抵靠,加强芯和线缆之间设有填充材料,使得所述缆芯具有圆形截面。以上结构的设计,使得缆芯的截面积大大缩小,减小了电缆在布线时占用的空间;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缆芯也不易发生移动,有助于稳定信号的传输;缓冲芯在受到外部应力时,能够通过自身形变缓冲线缆受到的压力,减小线缆受到的损害;加强芯在提高电缆抗压强度的同时,也有利于电缆抗压性能的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紧凑型抗压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紧凑型抗压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紧凑型抗压电缆,包括:缆芯以及依次包覆在缆芯外部的绕包层5和护套层6;
缆芯包括缓冲芯1、四根线缆2和四根加强芯3;缓冲芯1位于所述缆芯中部,其由四块开口向外的弧形弹性板首尾依次连接而成,四根线缆2分别与四块弹性板抵靠,在任意截面上,四根线缆2的中心位置连线呈正四边形,线缆 2包括位于中部的导体21以及依次包覆在导体21外部的绝缘层22和屏蔽层23,导体21采用多根钪铝合金相互绞合而成,绝缘层22采用交联聚乙烯绕包而成,屏蔽层23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加强芯3设置在相邻两根线缆2之间并与之抵靠,加强芯3和线缆2之间设有填充材料4,使得所述缆芯具有圆形截面。
上述方案中,在任意截面上,四根加强芯3中心位置连线呈正四边形,使得电缆在受到外部应力时,受力更加均匀。
加强芯3为纤维加强芯,在保证电缆抗拉强度的前提下,有利于减轻电缆的重量。
填充材料4为热塑性弹性填料,使电缆的抗压强度进一步得到提高。
加强芯3和线缆2均与绕包层5内切,缆芯的结构更加紧凑且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紧凑型抗压电缆,通过对缆芯结构的布置,使得缆芯的截面积大大缩小,减小了电缆在布线时占用的空间;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缆芯也不易发生移动,有助于稳定信号的传输;缓冲芯在受到外部应力时,能够通过自身形变缓冲线缆受到的压力,减小线缆受到的损害;加强芯在提高电缆抗压强度的同时,也有利于电缆抗压性能的增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联紫,未经吴联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0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