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头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1043.1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9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高雅芬;蔡侑伦;侯斌元;廖崇甫;蔡文贤;艾伦麦道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5 | 分类号: | H01R13/65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头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电连接器界面为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其随插即用的特性而广为一般消费者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
现有USB插头电连接器含有绝缘本体及屏蔽壳体,屏蔽壳体覆盖于绝缘本体后,以提供传输讯号时遮蔽作用。
然而,一般USB插头电连接器之屏蔽壳体为弯折加工形成,使得屏蔽壳体上形成缝隙(或称破孔),而屏蔽壳体上形成破孔会造成遮蔽性不佳的问题。即,USB插头电连接器在传输讯号时,讯号发散而从破孔外露,造成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简称EMI)与射频干扰(RadioFrequencyInterference,简称RFI)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主体,包含一基座、一上板体、一下板体及一插槽,该上板体及该下板体设置于该基座之一侧,该插槽位于该上板体及该下板体之间;上排端子,位于该上板体之下表面,该上排端子包含上排弹片型接触端,延伸于该插槽而传输一组第一讯号;下排端子,位于该下板体之上表面,该下排端子包含下排弹片型接触端,延伸于该插槽而传输一组第二讯号;及一屏蔽壳体,内部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包含:一后端罩体,内部设置于该基座;及一前端罩体,抽引于该后端罩体而形成于该后端罩体之前侧,该前端罩体突出于该后端罩体之前侧,该上板体及该下板体设置于该前端罩体之内部。
所述屏蔽壳体包含一框口,下料形成于该前端罩体之前侧。
所述绝缘主体包含一电路板,结合于该基座之后侧。
所述屏蔽壳体包含夹持侧壁,位于该后端罩体之两侧而夹持于该电路板的两侧。
所述电路板包含一上表面、一下表面及接点,该接点位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之两侧而电性连接于该夹持侧壁。
所述夹持侧壁包含勾部及破孔,该破孔位于该勾部之间而容置于该电路板之两侧。
所述勾部相互对称而抵持于该电路板的上下表面。
所述勾部相互对称而抵持于该电路板的后表面。
所述基座包含凹槽,该后端罩体包含抵靠板,抵持于该凹槽。
所述屏蔽壳体更包含一后外壳,覆盖于该基座之后侧,该后外壳包含一前端延伸板,搭接于该后端罩体而固定于该屏蔽壳体。
所述上板体及该下板体延伸形成于该基座之一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前端罩体抽引形成于后端罩体之前侧,前端罩体形成一无缝式的中空壳体。前端罩体本身可通过下料与折弯成型制造而成。前端罩体的结构上无任何的破孔,可在外观上达到无缝式的外型,以增加屏蔽壳体的美感。此外,透过前端罩体形成一无缝式的中空壳体,可在前端罩体的结构上无任何的破孔,避免因破孔所造成遮蔽性不佳的问题,减少电磁干扰(EMI)与射频干扰(RFI)的问题,进而改善遮蔽设计不佳的问题。另外,前端罩体形成一无缝式的中空壳体亦可增加结构的强度,并可有效防止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在对接时,造成屏蔽壳体错位的问题产生。此外,前端罩体,利用后端罩体之两侧的夹持侧壁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以有效传导与接地而减少电磁干扰(EMI)与射频干扰(RFI)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插头电连接器之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之屏蔽壳体之外观示意图(一)。
图3本实用新型之屏蔽壳体之外观示意图(二)。
图4本实用新型之屏蔽壳体加工前之剖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之屏蔽壳体加工后之剖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之屏蔽壳体与电路板之侧视示意图(一)。
图7本实用新型之屏蔽壳体与电路板之侧视示意图(二)。
图8本实用新型之前外壳结合后外壳之分解示意图(一)。
图9本实用新型之前外壳结合后外壳之剖面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之前外壳结合后外壳之分解示意图(二)。
符号说明
100插头电连接器
1绝缘主体
11基座
111凹槽
121上板体
122下板体
13插槽
2端子
2a上排端子
2b下排端子
21上排弹片型接触端
22下排弹片型接触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1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路自锁连接结构
- 下一篇:快速拼接金属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