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1194.7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2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贺孝林;华路;贺顺清;郭爱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轩朗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板。
背景技术
导光板广泛地用于液晶电视背光组件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中,是新型显示器件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同时也是新型平面光源的核心部件之一。如图1所示,导光板包括入光面3、网点面1和出光面4,网点2设置在与出光面4相对的网点面1上,入光面3的外侧设置LED光条5,经网点阵列作用后从出光面4射出的光为均匀的平面光6。对于大型尺寸的如液晶电视用或平面照明用的导光板,一种制作方法是采用高反射和折射性油墨在导光板的底面用丝印钢网印刷上点状、矩阵分布,以保证LED发射的光线能在导光板内以全反射形式传播,将光均匀地分布在每个网点上,从而使导光板出光面得到均匀一致的光效果,满足显示画面亮度均一性要求。导光板底面网点的作用在于,将LED点光源发出的光在导光板中以全反射形式传播的点光源转化为液晶电视等需要的满足亮度要求、均一性要求的光线。由导光网点改变了该点位置的光线全反射传播条件,将投射到网点处的光线阻挡和捕获,从而在网点处产生微发光,大量网点都发光时,整个导光板正面就得到亮度较为均一平面光源。导光板材质要求透光率高,裁切,成型和抛光性能好,油墨附着性好,精光打点加工性能好。目前广泛应用的材料为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厚度分为3mm、2.5mm、2mm、1.8mm、1.5mm、1mm等,不同厚度对于不同尺寸的产品。目前42〞以上的液晶模组采用3mm厚度板居多,21〞-32〞以2mm厚度居多,15〞以下均采用0.8-1.5mm厚度板材。但PMMA(亚克力)板材吸水率较高,尺寸越大,尺寸稳定性变差,尤其55〞以上产品尤其如此,因此部分原材料厂家已经开始生产PMMA和PC及部分添加剂的混合材料。如何进一步提高导光板的发光均匀性,改善光学性能,是现有技术所面临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光学性能的导光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和网点面,所述入光面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所述出光面与所述网点面相对设置,所述网点面上形成有若干个网点,所述网点根据离导光板的入光面距离远近而设置成不同的网点区域,不同网点区域的网点的形状随着各网点区域离导光板的入光面距离远近而变化,其中,离入光面距离远的网点区域的网点的面积小于离入光面距离近的网点区域的网点的面积。
进一步地:
沿着离导光板的入光面距离变远的方向,所述不同网点区域的网点的形状依次为圆形、椭圆形和线形。
圆形网点的直径为0.05-2mm,深度为0.02-0.12mm,椭圆形网点的长径为0.05-3mm,短径为0.05-1.2mm,深度为0.02-0.12mm,线形网点的长度为0.05-3mm,宽度为0.05-0.8mm,深度为0.02-0.12mm。
还包括设置在圆形网点和椭圆形网点区域之间的火山口形网点区域,所述火山口形网点区域的火山形网点的宽度为0.05-2mm,深度为0.02-0.12mm。
所述网点根据离导光板的入光面距离远近而排布成多列,且各列离入光侧的距离依次为:an=a1+(n-1)d+δ,其中an为第n列网点距离入光侧的距离,n为自然数,a1即第一列网点距离入光面的距离,d为预先设定的最小基准间距值,δ为0.05-0.5mm的修正值。
所述网点中的圆形网点为凸起型圆形网点或凹陷型圆形网点。
所述网点为激光打点形成的网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网点设计的导光板,导光板在出光均匀性上比现有的导光板大幅提升,其发光亮度均一,显示画面效果佳。此外,这种分布式的网点设计在产生更好的光学效果的同时,还有利于对导光板获得更高的加工效率,加工效率和光学效果均得到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网点结构示意图;
图3a至图3d分别为圆形、火山口形、椭圆形和线形网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轩朗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轩朗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1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眼镜
- 下一篇:急速冷却高温水工衬砌混凝土应力-应变的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