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加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2024.0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7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英;赵国志;贺骏;郭葵香;尤嬿;杨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贾慧琴;张静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系统 | ||
1.一种高效的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含PAC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
所述的PAC加药装置包含:
用于盛放PAC液体药剂的原液池(101),
设置在原液池(101)外部的第一原液泵(1011);
紧邻加药间放置的第一溶液混合容器(102),通过所述第一原液泵(1011)能将原液池(101)中的PAC液体药剂泵入到该第一溶液混合容器(102)中;该第一溶液混合容器(102)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加药间中;
连接稀释水B与第一溶液混合容器(102)的第一稀释水泵(1031),通过该第一稀释水泵(1031)能将稀释水B泵入到所述第一溶液混合容器(102)中与液体药剂混合;
设置在原液池(101)与第一溶液混合容器(102)的连通管道上的第一流量计(1021);及
设置在稀释水B与第一溶液混合容器(102)的连通管道上的第二流量计(1022);
所述的PAM加药装置包含:
将PAM固体药剂溶解稀释的稀释设备(201);
紧邻加药间设置的第二溶液混合容器(202),其与所述稀释设备(201)管道连通;
连接稀释设备(201)与第二溶液混合容器(202)的溶液泵(2011),通过该溶液泵(2011)将稀释设备(201)中的PAM溶液泵入到该第二溶液混合容器(202)中;
连接稀释水B与第二溶液混合容器(202)的第二稀释水泵(2031);
设置在稀释设备(201)与第二溶液混合容器(202)连通管路上的第三流量计(2021);
设置在稀释水B与第二溶液混合容器(202)连通管路上的第四流量计(20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溶液混合容器(102)、第二溶液混合容器(202)分别选择水射器或管道混合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AC加药装置还包含:盛放稀释水B的第一稀释水箱(103),该第一稀释水箱(103)与所述第一溶液混合容器(102)管道连通,第一稀释水泵(1031)从第一稀释水箱(103)中抽取稀释水B并泵入到所述第一溶液混合容器(102)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AC加药装置还包含:
设置在原液池(101)中的第二原液泵(1012);
与原液池(101)通过管道连通的溶液池(104),该溶液池(104)还通过管道连通稀释水A;及
加药泵(1041),
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原液泵(1012)将原液池(101)中的PAC液体药剂泵入到溶液池(104)中与稀释水A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溶液通过加药泵(1041)泵入到加药间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液池(101)中还设置有第一液位计(1013);所述的溶液池(104)中还设置有第二液位计(104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连通原液池(101)与溶液池(104)的管道中、在连通稀释水A与溶液池(104)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计。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连通原液池(101)与溶液池(104)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043),用于控制PAC液体药剂的添加;连通稀释水A与溶液池(104)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044),用于控制稀释水A的添加;连通溶液池(104)与加药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五流量计(104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稀释水泵(2031)从清水池或厂区现有构筑物内直接抽取稀释水B。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PAM加药装置还包含:第二稀释水箱(203),由所述的第二稀释水泵(2031)从第二稀释水箱(203)抽取稀释水B。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连通稀释设备(201)与第二溶液混合容器(202)的管路、在连通稀释水B与第二溶液混合容器(202)的管路上还分别增设有调节阀门,以控制溶液、稀释水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20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曝气池
- 下一篇:一种地下水除氟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