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老年人用拐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2164.8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6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蕴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蕴帆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燕丽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年人 拐杖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老年人用品,特别涉及一种老年人用拐杖。
(二)背景技术
很多老年人上了年纪后走路时需要依靠拐杖,普通的拐杖基本为一根直立的棍子,最多再在底端包一块胶皮来防滑,但由于这种拐杖下端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小,因此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后来有人把拐杖底端做成板凳型的,确实改进了不少,安全性能大大增加了,但同时也增加了重量和体积,又给使用人的使用和存放增加了新的困难。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使用安全、便捷的老年人用拐杖。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老年人用拐杖,包括拐体,其特征是,所述拐体下端向上设有若干盲孔,盲孔下端向内折弯成凸缘,盲孔内设有抽拉杆,抽拉杆的上端为T型,下端都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周边铰接有呈辐射状均布的下连接杆,所述拐体上铰接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铰接并且上连接杆的长度大于下连接杆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放在使用时当拐体通过底座接触地面时,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和拐体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增大了拐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对拐体形成了有力支撑,同时在存放时可以将抽拉干拉出来是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成一条直线,也减少了存放体积和空间。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将本实用新型接触地面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将本实用新型离开地面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拐体,2盲孔,3底座,4上连接杆,5下连接杆,6抽拉杆,7凸缘。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该种老年人用拐杖,包括拐体1,在拐体1下端向上开有若干盲孔2,盲孔2下端向内折弯成凸缘7,每个盲孔2内设有一根抽拉杆6,抽拉杆6的上端为T型,这样抽拉杆6就不能从盲孔2脱落了,抽拉杆6的下端都连接在底座3上,底座3周边铰接有呈辐射状均布的下连接杆5,在拐体1上铰接有上连接杆4,上连接杆4和下连接杆5之间铰接并且上连接杆4的长度大于下连接杆5的长度。当然为了是抽拉杆便于回到盲孔中,当抽拉杆从盲孔中落到不能在下落时,此时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可以小于180度。
拐杖抬起来时,在底座3和抽拉杆6的重力作用下,底座3脱离拐体1下端向下落,同时上连接杆4和下连接杆5之间成为一条直线;拐杖落下时,抽拉杆6被底座3顶回盲孔2内,下连接杆5平铺在地面上,上连接杆4呈倾斜状态,这时拐体1、上连接杆4和下连接杆5之间成为一个直角三角形,对拐体1起到了支撑作用。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蕴帆,未经杨蕴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2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吡咯并吡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头孢西酮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