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换热吸收式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2429.4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4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梅冰华;孟凡理;勾源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投国融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4 | 分类号: | F25B30/04;F25B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吸收 式热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式热泵,具体是一种高效换热吸收式热泵。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外广泛采用吸收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主要由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等组成;蒸发器及吸收器内有溶液的喷淋装置,传统喷淋装置由喷水管和淋水盘组成,由于淋水盘淋出的水散状分布,不能直接喷淋到每排换热管的上方,效率较低,严重影响吸收式热泵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换热吸收式热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换热吸收式热泵,包括加热器、喷淋装置、发生器和吸收器;所述加热器包括低温水进水管和低温水出水管;所述加热器连接输出管,输出管通过液喷淋管连接喷淋装置,且喷淋装置设于发生器内部;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水管、位于喷水管下方的淋水盘;在淋水盘下方装分流盘,分流盘下方相互平行设有换热管,且分流盘为顶部开放的矩形槽,分流盘的侧壁上设有间隔等距的出水孔,每个出水孔底部连接着流水条片;所述流水条片为间隔排列的长条片和短条片,长条片、短条片的末端分别与相应的换热管中心轴线对应;其中,短条片沿分流盘侧壁向下,长条片末端垂直向下;在所述发生器上方设有水蒸气通道,发生器下方设有溴化锂浓溶液集液器,且水蒸气通道连通吸收器;所述吸收器中也设喷淋装置,还设有加热盘管与溴化锂浓溶液集液器,其中,加热盘管包括加热盘管出水管和加热盘管进水管;所述发生器底部的溴化锂浓溶液集液器通过第一管道、第一输送泵与加热盘管构成回路,而水蒸气通道、吸收器与设于吸收器底部的溴化锂浓溶液集液器通过第二管道、第二输送泵与加热器构成回路,共同组成一个溴化锂浓溶循环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长条片与侧壁的夹角为110-120度。
进一步的:所述长条片、短条片的表面均为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分流盘将溶液均匀的滴到换热管上,提高发生器、吸收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整体换热效率;同时,溴化锂浓溶循环利用,吸热效果好,以水蒸汽的方式被分离环保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换热吸收式热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效换热吸收式热泵中喷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效换热吸收式热泵中分流盘示意图。
图4为高效换热吸收式热泵中分流盘端面示意图。
图5为高效换热吸收式热泵中分流盘下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投国融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投国融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24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泵系统用涡旋压缩机
- 下一篇:空气能热泵三联供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