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际间语音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3162.0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5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峰;贾航辉;成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116 | 分类号: | H04B10/116;H04B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际间 语音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通信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际间语音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汽车数量越来越多,在交通行驶中,拥堵和事故也越来越容易发生。车辆间实现交流对接非常重要,可以实现陌生车辆的观交流通信,减少追尾,现有的车际间语音通信装置代价高,通话容易被泄露,不适合广泛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际间语音通信系统,解决了现有车际间语音通信装置代价高、不具备保密性、不适合推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际间语音通信系统,包括蓝牙通信装置和寻光装置,蓝牙通信装置包括发射端、单片机a、蓝牙接收模块和驱动模块a,发射端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源、放大器a和LED灯,寻光装置包括接收端、单片机b、驱动模块b和光敏电阻,接收端包括依次连接的二极管、放大器b和喇叭。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发射端依次与单片机a、驱动模块a连接,单片机a与蓝牙接收模块连接。
接收端依次与单片机b、驱动模块b连接,单片机b与光敏电阻连接。
信号源采用音频线接口输入,放大器a采用TPA3112D功率放大器,LED灯采用1W白光LED。
二极管采用PIN光电二极管,放大器b采用TPA3112D功率放大器。
蓝牙接收模块采用HC-06,驱动模块a采用L298N,单片机a采用MSP430G2553。
单片机b采用MSP430G2553,驱动模块b采用L298N。
本实用新型车际间语音通信系统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白光LED灯作为语音信息传递中介,由于可见光在生活上较常见,因而作为通信技术的媒介将会更具有隐蔽性,不便于察觉,保密性较高;可见光通信技术无电磁污染,不仅可以应用商店、机场、火车站,也可以广泛应用于机关、医院、工业控制等射频敏感领域的语音通信服务;整体设备体积小,成本低廉,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际间语音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射端,2.接收端,3.LED灯,4.放大器a,5.信号源,6.蓝牙接收模块,7.驱动模块a,8.单片机a,9.二极管,10.放大器b,11.喇叭,12.单片机b,13.光敏电阻,14.驱动模块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车际间语音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蓝牙通信装置和寻光装置,蓝牙通信装置包括发射端1、单片机a8、蓝牙接收模块6和驱动模块a7,发射端1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源5、放大器a4和LED灯3,寻光装置包括接收端2、单片机b12、驱动模块b14和光敏电阻13,接收端2包括依次连接的二极管9、放大器b10和喇叭11。
发射端1依次与单片机a8、驱动模块a7连接,单片机a8与蓝牙接收模块6连接。接收端2依次与单片机b12、驱动模块b14连接,单片机b12与光敏电阻13连接。信号源5采用音频线接口输入,放大器a4采用TPA3112D功率放大器,LED灯3采用1W白光LED。二极管9采用PIN光电二极管,放大器b10采用TPA3112D功率放大器。蓝牙接收模块6采用HC-06,驱动模块a7采用L298N,单片机a8采用MSP430G2553。单片机b12采用MSP430G2553,驱动模块b14采用L298N。
本实用新型车际间语音通信系统,将蓝牙通信装置和寻光装置分别安装于不同的车辆上。使用时,将手机或其他语音设备与发射端1信号源5的音频线接口连接,操作者发出的语音信息经过放大器a4进行功率放大,放大后的电信号加载到1W的白光LED灯3上,实现音频信号加载到光信号的转换。此时通过手机向蓝牙接收模块6发送指令,经过单片机a8MSP430G2553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控制驱动模块a7电机从而实现移动。
另一辆车上的寻光装置的光敏电阻13使接收端2的二极管9与声音的发射端1的LED灯3光源实现对接,当光敏电阻13检测到发射端1发射的光束后,将光束经单片机b12传送至二极管9,二极管9将接收到的带有音频信号的光信号进行解调,解调后的电信号通过放大器b10实现电信号的功率放大,最后通过喇叭11将音频信号播放出来,实现两车间的语音通信。
二极管9可以通过改变功率大小来改变通信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31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组件风栅冷却装置
- 下一篇:压吹式分酒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