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3435.1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5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程功哲;庄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屈慧丽;曹志霞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一种PCB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触摸屏技术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电视都实现了触摸操作,其中红外触摸屏的使用广泛。
请参阅图1,现有的红外触摸屏的基本结构,都是在边框内部的电路板(PCB,PrintedCircuitBoard)上安装红外发射、接收元件或其它电子元件,构成红外发射和接收电路。
当触摸屏的尺寸比较大时,现有的PCB制板技术难以支持长度很长的PCB,即使能制造,也存在加工复杂、成品率低的问题,导致PCB的成本大幅度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组件,能够有效将若干条PCB连接成一体,且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组件,包括:
至少两块块PCB和连接线,该PCB的端部具有接口10,连接线连接相邻两块PCB的接口10;
连接线具有连接部22和对称固定于连接部22两端的夹持部21;
夹持部21具有固定端211和活动端212,固定端211和活动端212通过连接件213连接;
连接线内置排线23置于连接部22的绝缘层内,排线23的端部围绕固定于固定端211表面;
接口10具有空腔,内置触片13,触片13与PCB板体电连接。
可选的,
接口10底部与PCB板体固定连接,顶部表面具有第一倒钩11;
活动端212具有第二倒钩24;
第一倒钩11与第二倒钩24相配合。
可选的,
第一倒钩11和第二倒钩24的接合面的表面粗糙。
可选的,
接口10顶部还具有至少两条限位筋12。
可选的,
活动端212上表面具有T型凸棱214。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PCB彼此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其中连接线的夹持部21能够夹持在接口10处,固定端211插入接口10的空腔内,活动端212与固定端211共同实现夹持功能;当与接口连接后,排线23与触片13接触,实现电连接,从而将若干PCB连成一体。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红外触摸框的PCB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PCB组件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PCB组件实施例中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PCB组件实施例剖视图;
图5为图2局部放大图;
图中,10、接口;11、第一倒钩;12、限位筋;13、触片;21、夹持部;211、固定端;212、活动端;213、连接件;214、T型凸棱;22、连接部;23、排线;24、第二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组件,能够有效将若干条PCB连接成一体,且节省空间。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组件实施例,包括:
至少两块块PCB和连接线,该PCB的端部具有接口10,连接线连接相邻两块PCB的接口10;
连接线具有连接部22和对称固定于连接部22两端的夹持部21;
夹持部21具有固定端211和活动端212,固定端211和活动端212通过连接件213连接;
连接线内置排线23置于连接部22的绝缘层内,排线23的端部围绕固定于固定端211表面;
接口10具有空腔,内置触片13,触片13与PCB板体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PCB彼此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其中连接线的夹持部21能够夹持在接口10处,固定端211插入接口10的空腔内,活动端212与固定端211共同实现夹持功能;当与接口10连接后,排线23与触片13接触,实现电连接,从而将若干PCB连成一体。
请参阅图3至5,本发明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组件实施例,进一步包括
接口10底部与PCB板体固定连接,顶部表面具有第一倒钩11;
活动端212具有第二倒钩24;
第一倒钩11与第二倒钩24相配合提高了夹持效果,连接不易松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倒钩11和第二倒钩24的接合面的表面粗糙,通过增大摩擦系数进一步提高夹持效果。
请参阅图5,接口10顶部还具有至少两条限位筋12。用于限制夹持部21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夹持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3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