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卫生检疫物联网中老鼠苍蝇生物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3522.7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7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苏秋锦;孙敏;陈熙亮;胡金高;高由先;唐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敏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吴小波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生 检疫 联网 老鼠 苍蝇 生物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电路,具体是一种卫生检疫物联网中老鼠苍蝇生物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伴随着信息产业的深入发展,物联网技术掀起了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为全球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物联网通过网络信息系统与传统产业的全面融合,成为全球新一轮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本技术就是在口岸安全卫生检疫系统中,通过物联网监控系统把分布于某个或多个区域中的电子老鼠笼设备及电子捕蝇器的状态进行检测,以便以信息化形式反映在网络上,供相关人员进行捕着布局、处理、及进一步的卫生检疫安全分析。
物联网技术在很多场合的关键是如何实现物体链接的检测,要实现物体真实的链接往往有所困难。本技术就是解决该困难的一个实用例子,要检测老鼠笼设备中是否有老鼠进入笼子或苍蝇是否进入捕蝇器,以往经常采用光电的发送和接收管,以是否挡光来判断,这种检测大多数会受到安装的局限,要么不能覆盖整个生物的活动区域,要么受到卫生清洁的困扰。还有的使用类似雷达反射波的感应检测来判断是否有生物存在,该手段同样要么复杂而成本高,要么由于安装空间狭窄无法实现可靠的反射,还可能动态响应无法满足象捕蝇器中苍蝇的快速飞动。
本技术利用高速响应的高灵敏度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其响应时间可以达到豪秒级(千分之一秒),而在生物存在时引起的高灵敏度光电晶体管的导通电压变化量可以通过电子线路可靠地识别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检疫物联网中老鼠苍蝇生物检测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卫生检疫物联网中老鼠苍蝇生物检测电路,包括双光耦芯片U1、运放U2、电阻R1、电容E1和三极管Q1,运放U2包括运放U2:A和运放U2:B,所述双光耦芯片U1内第一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3.6V直流电源,三极管Q1基极通过电阻R1连接输入端FL1,所述双光耦芯片U1内第一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双光耦芯片U1内第二发光二极管正极,双光耦芯片U1内第二发光二极管负极分别连接双光耦芯片U1内第二光敏三极管发射极、双光耦芯片U1内第一光敏三极管发射极、电容C1和电阻R5并接地,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电阻R5另一端和运放U2:A同相端,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双光耦芯片U1内第二光敏三极管集电极、双光耦芯片U1内第一光敏三极管集电极和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连接3.6V直流电源,所述运放运放U2:A反相点分别连接运放U2:A输出端、二极管D1正极、电阻R8和运放U2:B反相端,运放U2:B同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6、电阻R7、电容E1和电阻R8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负极,所述运放U2:B输出端连接输出端CK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其它检测手段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检测手段有如下好处,动态响应及其灵敏,可以检测快速飞动的生物;靠动态变化检测不受固定机械安装的影响,方便于实施应用;检测区域范围比较大;集成性很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卫生检疫物联网中老鼠苍蝇生物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敏,未经孙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3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GSM的气象实时检测仪
- 下一篇:激光测距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