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气循环水池内煤泥的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4418.X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8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闫经典;候小会;苏建庆;刘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08 | 分类号: | C10L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乔玉萍 |
地址: | 462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水池 内煤泥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化工业生产废物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气循环水池内煤泥的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行业造气工段中,产生的半水煤气须进行初步的洗涤净化处理,以达到冷却和除尘的目的。洗涤而产生的造气污水具有水温高、水量大、悬浮物高、化合物含量多等特点,该造气污水如再作循环水使用必须经过混合、反应、絮凝、澄清、分离等工艺过程进行处理后再使用,处理过程中分离出大量的粉尘、氰化物、硫化物、氨氮、焦油以及未燃尽的煤炭,形成了带有油状表面、含水量大、成分复杂的黑色造气污泥,对黑色造气污泥的处理方法一般有:1.将这种污泥从浓缩池捞出,然后放在存放池中自然晾晒进行脱水后零散外卖,该方法的缺陷是在存放和转运过程中容易滴漏洒落,雨天流淌、晴天飞扬,严重污染了厂区及周边环境;2.将污泥与原煤在锅炉中的掺烧,该方法的缺陷是,由于污泥含水量大,极易结团,容易发生上煤系统的堵塞现象;3.造气污泥中含有相当多的颗粒超细、容重小、空隙率高的炭黑,将造气污泥作为橡胶补强剂在橡胶制品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的缺陷是消耗量非常有限,无法大批量地消耗废弃物。
一般情况下造气循环水沉淀池煤泥发热量在1500大卡左右,一般采取措施是外卖,产生的固废容易对环保造成影响,外卖的经济效益还不高。我们将煤泥制作成煤球供锅炉使用,达到降低消耗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造气循环水池内煤泥的回收利用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把煤泥加工成型为煤球,降低了煤泥中的水分后,供电厂锅炉使用,达到废物回收利用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气循环水池内煤泥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造气循环水池和煤泥输送机构,还包括煤球制作机构,造气循环水池与煤泥输送机构的输入端相连,煤泥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煤球制作机构相连;所述煤泥输送机构由上料仓、单轴搅拌机以及单轴搅拌机所连接的煤泥皮带输送机I组成,上料仓的输入端与造气循环水池相连,上料仓的输出端与单轴搅拌机相连;所述煤球制作机构由双轴搅拌机、双轴搅拌机所连接的煤泥皮带输送机II以及煤球机组成,双轴搅拌机与煤泥皮带输送机I相连,煤泥皮带输送机II与煤球机相连。
根据上述的造气循环水池内煤泥的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煤球输送机构,煤球输送机构由煤球皮带输送机及出料仓组成。
所述造气循环水池由池底、围墙及围墙上表面覆盖的防雨布组成。
所述围墙的前墙面的高度不小于后墙面的高度,围墙的左、右墙面均为梯形结构。
所述围墙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把煤泥加工成型为煤球,降低了煤泥中的水分后,供电厂锅炉使用,达到废物回收利用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装置实现了污水污泥的零排放、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变废为宝,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造气循环水池内煤泥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造气循环水池1、煤泥输送机构2、煤球制作机构3和煤球输送机构10,造气循环水池1与煤泥输送机构2的输入端相连,煤泥输送机构2的输出端与煤球制作机构3相连;所述造气循环水池1由池底、围墙及围墙上表面覆盖的防雨布组成,所述围墙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围墙的前墙面的高度不小于后墙面的高度,围墙的左、右墙面均为梯形结构;所述煤泥输送机构2由上料仓4、单轴搅拌机5以及单轴搅拌机所连接的煤泥皮带输送机I6组成,上料仓4的输入端与造气循环水池1相连,上料仓4的输出端与单轴搅拌机5相连;所述煤球制作机构3由双轴搅拌机7、双轴搅拌机所连接的煤泥皮带输送机II8以及煤球机9组成,双轴搅拌机7与煤泥皮带输送机I6相连,煤泥皮带输送机II8与煤球机9相连;煤球输送机构10由煤球皮带输送机11及出料仓1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44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提质成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俯卧撑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