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灭烟蒂烟灰缸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5104.1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2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帅 |
主分类号: | A24F19/14 | 分类号: | A24F19/1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经济***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烟蒂 烟灰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充分掐灭烟头的新型烟灰缸。
背景技术
对于吸烟人群来说,掐灭烟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现有方法中,一是,采用将烟蒂浸泡于水中,然而此种方法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易滋生细菌。二是,采用手指夹住烟蒂尾部,通过手压将烟蒂于烟灰缸底部碾压灭火。此种方法,一方面容易将手部烫伤;另一方面,在碾压的过程中,手指易沾染烟灰;更重要的是灭火不充分,一旦没有掐灭火种,持续燃烧的烟蒂,污染周围环境,而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充分掐灭烟头火种的新型烟灰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灭烟蒂烟灰缸,包括缸体,缸体上设有横梁,横梁的中部设有通孔Ⅰ,烟蒂通道安装在横梁上,对称设置的两套夹灭装置安装在通孔中,每套夹灭装置一端与横梁连接,另一端从烟蒂通道的底部深入烟蒂通道内并从烟蒂通道侧壁上的通孔Ⅱ伸出。
上述的新型灭烟蒂烟灰缸,所述的夹灭装置包括夹持部、支撑部、弹簧和轴;夹持部一端从烟蒂通道侧壁上的通孔Ⅱ深入烟蒂通道内,并从烟蒂通道的底部伸出后与支撑部的一端连接,支撑部的另一端制成U型凹槽结构,弹簧置于U型凹槽内,轴穿过弹簧后两端分别贯穿U型凹槽和横梁壁,将弹簧、支撑部和横梁连接在一起;弹簧两端的支杆分别与横梁和支撑部连接。
上述的新型灭烟蒂烟灰缸,所述的夹持部为弧形。
上述的新型灭烟蒂烟灰缸,设有夹灭部,夹灭部安装在夹持部上。
上述的新型灭烟蒂烟灰缸,所述的夹灭部为弧形,并安装在靠近支撑部一端。
上述的新型灭烟蒂烟灰缸,支撑部与缸体的上端面处于平行状态时,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灭部之间的最小缝隙h为2.5mm-4.0mm。
上述的新型灭烟蒂烟灰缸,:设有夜光装置,夜光装置分别安装在夹持部和烟蒂通道上。
上述的新型灭烟蒂烟灰缸,所述的烟蒂通道为锥形结构。
上述的新型灭烟蒂烟灰缸,缸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弹灰口。
上述的新型灭烟蒂烟灰缸,缸体的上端面外缘上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烟蒂投入烟蒂通道内,通过向下按动夹持部,通过夹灭部将烟蒂挤压,从而达到一次性灭火的效果,继续按动夹持部,将灭火后烟蒂送入缸体内。因此,在灭火的过程中,手指无需触碰烟蒂,不仅不能烫到手,而且手指也不会沾染到烟灰缸内的烟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省略夹灭装置和烟蒂通道)。
图4是图2的A-A处俯视图(省略了夹持部)。
图5是图4中B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新型灭烟蒂烟灰缸
如图1-图5所示,新型灭烟蒂烟灰缸,由缸体(10)、横梁(20)、烟蒂通道(30)和夹灭装置(40)构成。
缸体(10)用于承装烟灰和烟蒂,缸体(10)的上端面上设有弹灰口(11)。缸体(10)的上端面外缘上设有用于放置烟的凹槽(12)。
缸体(10)上设有横梁(20),横梁起到支撑作用。横梁(20)的中部设有长方形通孔Ⅰ(21)。长方形通孔Ⅰ(21)用于安装夹灭装置。
烟蒂通道(30)安装在横梁(20)上,所述的烟蒂通道(30)制成锥形结构,烟蒂通道(30)的侧壁上设有通孔Ⅱ(31),通孔Ⅱ(31)便于夹灭装置的夹持部的移动。烟蒂通道通过通孔Ⅰ与缸体的内腔贯通。
两套夹灭装置(40)对称设置在烟蒂通道(30)两侧的通孔Ⅰ(21)中。每套夹灭装置(40),一端与横梁(20)连接,另一端从烟蒂通道(30)的底部深入烟蒂通道(30)内并从烟蒂通道(30)侧壁上的通孔Ⅱ(31)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帅,未经刘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5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弹及应用该烟弹的雾化器
- 下一篇:一种散叶模式下烟包整包投料结饼烟分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