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舱盖二级解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5535.8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1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涛;李叶波;薛战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娄冬梅;黄健 |
地址: | 26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舱盖 二级 解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舱盖二级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舱盖的开启需经过一级解锁机构和二级解锁机构,其中,在一级解锁机构解锁之前,二级解锁机构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可以避免一级解锁结构解锁后发动机舱盖弹起伤人或者任意外翻,当一级解锁结构解锁之后,通过手指拨动二级解锁机构的手柄实现对二级解锁机构的解锁,从而完成发动机舱盖的开启。
目前,二级解锁机构如图1所示螺接在发动机舱盖10内板上,其中,二级解锁机构由解锁钩12、手柄11和底座13组成,其中,底座13与发动机舱盖10相连,解锁钩12与手柄11相连,解锁钩12与底座13转动连接,二级解锁结构解锁时,手指拨动手柄11移动,解锁钩12在手柄11的移动作用下转动,通过解锁钩12的转动实现了对二级解锁机构的解锁,进而使得发动机舱盖得以开启。
然而现有的二级解锁机构中,由于解锁钩12与底座13转动连接,在二级解锁机构解锁过程中,手指需拨动手柄移动的行程较大才能完成解锁,但是二级解锁结构所处的空间较小,这样在拨动手柄过程中易造成憋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舱盖二级解锁机构,解决了现有的二级解锁机构在解锁过程中因手柄需移动的行程较大而易造成憋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舱盖二级解锁机构,设置在发动机舱盖上,包括:解锁钩、底座和手柄,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发动机舱盖相连;
所述手柄和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解锁钩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手柄靠近所述解锁钩的一端与所述解锁钩连接,且所述解锁钩在所述手柄的转动作用下绕着所述底座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柄靠近所述解锁钩的一端开设长形孔,所述解锁钩通过穿设在所述长形孔中的连接件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连接件在所述手柄转动过程中在所述长形孔中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柄和所述底座之间通过第一转动销转动连接,且所述手柄能绕着所述第一转动销转动。
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转动销上设置第一弹性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对转动后的手柄进行复位。
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转动销上套设第一胶圈,且所述第一胶圈位于所述手柄和所述底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解锁钩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第二转动销转动连接,所述解锁钩在所述手柄的转动下绕着所述第二转动销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转动销上设置第二弹性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解锁钩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解锁钩上设置的缓冲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转动销上套设第二胶圈,且所述第二胶圈位于所述解锁钩和所述底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柄的另一端上套设有手柄包塑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解锁钩的钩端处套设有包塑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舱盖二级解锁机构,通过将底座安装在所述发动机舱盖上,所述手柄和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解锁钩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手柄靠近所述解锁钩的一端与所述解锁钩连接,使得手柄转动过程中带动解锁钩绕着底座转动,同时手柄和底座之间转动连接形成一杠杆,且杠杆的旋转点位于手柄上,这样在转动角度相同情况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手柄被拨动的一端转动的行程较小而与解锁钩相连的手柄另一端转动的行程较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舱盖二级解锁机构在手柄转动行程较小的情况下便能实现对解锁钩的开启和关闭,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二级解锁机构在解锁过程中因手柄需移动的行程较大而易造成憋手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发动机舱盖二级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盖二级解锁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盖二级解锁机构的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盖二级解锁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盖二级解锁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盖二级解锁机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图6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5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卸车新型导向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整体式双回路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