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扇形束射线源准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5591.1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4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生;李昊;王怀颖;项名珠;魏善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5/00 | 分类号: | G01V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白凤武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扇形 射线 源准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扇形束射线源准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尚未发现采用单射线源多扇形束技术实现立体成像的行包安检机,同时也没有发现与之配套的多扇形束射线源及准直器,而在其他安检领域也没有发现此类多扇形束射线源或准直器。
公开号为CN2042698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行李安检装置,包括运动检查通道、操作控制系统、显示系统、金属安检部件和X射线安检部件;所述的金属安检部件和X射线安检部件依次设置在运动检查通道的上方,且分别与操作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的X射线安检部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射源、探测器和准直器。就普通行包安检机上使用的单扇形束射线源及准直器而言,该安检装置的准直器其仅能将射线源发射的锥束X射线准直成单扇形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使射线源同时发射出多束设定角度的、射线均匀的多扇形束射线源准直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扇形束射线源准直器,包括准直器主体,沿准直器主体射出射线的一端设有将所述射线均分为设定角度的多束射线源的准直器刀口板,所述准直器主体通过法兰盘与射线源装置连接;所述准直器刀口板呈弧形,准直器刀口板上设有若干射线缝、且射线缝的中心点均布于等半径的圆弧上。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射线缝的中心线方向与射线的中心线方向一致。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射线缝的宽度由准直器刀口板的中心向两侧递增。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准直器刀口板通过刀口板调节装置与准直器主体连接。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刀口板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准直器主体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螺纹孔,还包括与所述准直器刀口板固定连接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支架螺纹配合,实现所述准直器刀口板水平位置的调整。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射线缝的横截面为沿射线发射方向宽度不变的矩形。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射线缝的横截面为沿射线发射方向宽度递增的等腰梯形。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准直器刀口板采用整块合金板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由于射线缝的中心点均布于等半径的圆弧上,使各射线缝的中心点与发出射线的射线源装置源芯的距离相等;进一步通过射线缝的中心线方向与射线的中心线方向重合,使得均分的多束射线源能按照设定的角度发射;另外采用射线缝的宽度由准直器刀口板的中心向两侧递增的方案,保证了通过射线缝射出射线的均匀性及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多扇形束射线源准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准直器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述准直器刀口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1-准直器主体、12-准直器刀口板、121-射线缝、122-刀口板调节装置、123-支架、124-调节螺杆、125-成扇面发射的X射线、13-法兰盘、14-射线源装置源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扇形束射线源准直器,包括准直器主体11,沿准直器主体11射出射线的一端设有将所述射线均分为设定角度的多束射线源的准直器刀口板12,所述准直器主体11通过法兰盘13与射线源装置(图中未示)连接。所述准直器刀口板12呈弧形,准直器刀口板12上设有若干射线缝121、且射线缝121的中心点均布于等半径的圆弧上,使各射线缝121的中心点与发出射线的射线源装置源芯14的距离相等。所述射线缝121的中心线方向与射线的中心线方向一致,使得均分为多束射线源能按照设定的角度发射。
由于射线源装置本身的发射特性,发射出的射线为锥束形状,发射的射线强度随射线与锥束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同时考虑到在安装射线源装置时容易与准直器刀口板12两端的射线缝121产生累计误差,因此为了保证射出射线强度一致,降低射线源装置的安装难度,本实用新型所述准直器刀口板12上设置的射线缝121的宽度由准直器刀口板12的中心向两侧递增,有效保证了通过射线缝121射出射线的均匀性及成像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5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