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嵌入式农业提灌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6760.3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7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李中志;雷印杰;肖廷亭;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智慧农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嵌入式 农业 提灌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提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能够自动实现农业提灌的自动化嵌入式农业提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提水灌溉是利用人力﹑畜力﹑机电动力或水力﹑风力等拖动提水机具(如水泵﹑水车等)提水浇灌作物的灌溉方式。又称抽水灌溉﹑扬水灌溉。除需修建泵站外﹐一般不需修建大型挡水或引水建筑物﹔受水源﹑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影响较小﹐一次性投资少﹑工期短﹑受益快﹐并能因地制宜地及时满足灌溉的要求。
现有的提灌的延迟较为严重,在使用时也难以控制其具体浇灌的水量,不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同时智能化程度较低,难以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不利于产品的推广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嵌入式农业提灌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提灌,同时还能更好的控制浇灌的水量,提高了水源的利用率,更好的保护了作物的生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化嵌入式农业提灌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田间控制器以及水泵,在田间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温湿度检测装置与浇灌装置,浇灌装置通过管道与水泵相连接,在水泵的入水口设置有水源;在田间控制器、中央控制器以及水泵的电源上均设置有自调节限流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自调节限流电路又由自调节电路与限流电路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限流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3,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6,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4,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5组成;其中,三极管VT1的基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自调节电路由双向晶闸管T1,双向晶闸管T2,一端与双向晶闸管T1的第一电极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阻R1、电阻R7后与双向晶闸管T2的第二电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正极与电阻R1和电阻R7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与双向晶闸管T1的第二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以及一端经电阻R2后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的负极形成串接接口的滑动变阻器RP2组成;其中,双向晶闸管T1的控制极与双向晶闸管T2的第一电极相连接,电容C1的负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
另外,所述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VT4和三极管VT5为PNP型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温湿度检测装置,使得中央控制器能够根据检测到的温湿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提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智能性,同时更好的降低了产品的响应时间。
(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浇灌装置,进而使得浇灌的水量能够更好更精准的被控制,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更好的对作物进行浇灌,进一步提高了作物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自调节限流电路,能够通过限流电路自动调整供电,使得电路供电更加稳定,避免了电流突变对电路的冲击,更好的保护了产品的正常运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稳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央控制器、田间控制器以及水泵,在田间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温湿度检测装置与浇灌装置,浇灌装置通过管道与水泵相连接,在水泵的入水口设置有水源;在田间控制器、中央控制器以及水泵的电源上均设置有自调节限流电路。所述自调节限流电路又由自调节电路与限流电路组成。
所述限流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智慧农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智慧农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67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藤蔓植物立体栽培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化便捷光伏农用灌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