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吸溢流型气液分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6942.0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4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蔡连波;陈强;盛维武;赵晓青;李小婷;郭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吸 溢流 型气液 分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抽吸溢流型气液分配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所使用的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内都采用气液分配盘将气液介质均匀地分配到下方的催化剂床层上。气液分配盘由塔盘板和设于塔盘板上的多个气液分配器组成,其中的气液分配器是一个重要构件。在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内,气液分配器的气液分配性能直接影响反应物与催化剂接触时间的均匀性,影响催化剂表面被液相润湿的程度。而气液分布不匀会形成偏流和局部短路等现象,最终会影响催化剂床层的温度分布和产品质量。
目前,常用的固定床加氢反应器气液分配器,按照液相进入气液分配器的方式,可分为三类:溢流型、抽吸型和二者混合型。溢流型主要采用主体管式结构,但简单管式纯溢流型分配器现在使用较少,随着原油加工劣质化的特点,近年溢流型分配器发展迅速,主要改进方向为采用单管与碎流板相结合,多种溢流槽或孔相结合,增加文丘里混合效应等组合技术,部分专利产品逐渐在多套工业装置上应用,效果明显。抽吸型主要采用主体泡帽式结构,目前国内工业装置上普遍采用抽吸型气液分配器,依靠气体在泡帽条缝处的抽吸作用,将液体带入中心管,气液在中心管强烈混合。泡帽型分配器主体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泡帽和中心管,部分增加碎流板、容垢结构等部件,一部分采用中心管加卡板的连接结构,一部分采用卡环连接结构。抽吸溢流型主要结合了前两类气液分配器的优点,通过气液分流,气体对液体抽吸后,液体发生溢流,在低压降的情况下,实现气液均布,同时可以回避单纯溢流式分配器对水平度要求高的缺点。
根据目前加氢反应器逐渐大型化,进料油品质量相对较差的特点,中国专利ZL201320302831.5公开了一种抽吸溢流组合型气液分配器,该气液分配器同时具有抽点吸和溢流分配器的组合优,性能优越,可以克服塔板不平度较大的现场安装问题,同时气液分流,尽量避免油品结焦严重时的堵塞停工问题。但是液体由溢流管顶部进入,属于整体漫流,操作弹性小,气液混合相对较差。
中国专利ZL201210016443.3公开了一种气液分布器,可以用于大型加氢反应器中,抗塔盘倾斜性能相对较好。分配器主体结构为内外套管,气液分流,气体的流动对液体产生抽吸作用,在内管口处液体溢流到内管内,气液充分混合,然后从扩口出分配器。这种类型的气液分配器外观上属于管式分配器,但是结合了抽吸和溢流两种特性,抗塔板倾斜性能相对管式要好,压降相对泡帽式分配器要小,但是这种结构分配器气液流道狭窄,操作弹性小,不适宜用于高粘度劣质油品加氢,同时没有碎流板,单一依靠文丘里扩散效果难以保证分配均匀。
其中,对于抽吸溢流型分配器来说,所能达到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抽吸溢流型分配器的综合性能,例如,气液混合均匀度,低压降工作环境及操作弹性范围等等,但是,目前常用的抽吸溢流型分配器均存在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吸溢流型气液分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抽吸溢流型分配器的综合性能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抽吸溢流型气液分配器,包括主体管、顶板、外罩及碎流板;
所述外罩套接于所述主体管的外部,所述外罩的内壁与所述主体管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主体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罩的长度,所述主体管的顶部、底部相对所述外罩均包括外设部分,所述外罩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主体管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顶板盖接于所述主体管的顶部,所述碎流板盖接于所述主体管的底部;
所述主体管靠近所述外罩的顶部处的外设部分上设有上条缝孔,所述主体管位于所述外罩内设有下条缝孔,所述外罩的侧壁的底部设有下端侧孔,所述下条缝孔的高度高于所述下端侧孔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管包括上段部分和下段部分;
所述上段部分呈圆管状,其中,所述上条缝孔和所述下条缝孔设于所述上段部分;
所述下段部分呈圆台形,其上端面的外径小于下端面的外径,所述上端面的外径与所述上段部分的外径相同,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碎流板设于所述下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条缝孔和所述下条缝孔的个数为2-6个,沿所述上段部分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其宽度为2-4mm,高度为30-50mm。
进一步的,所述上条缝孔和所述下条缝孔倾斜设置或竖直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条缝孔和所述下条缝孔倾斜放置,其倾斜角度为10-30°。
进一步的,所述碎流板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腿,所述连接腿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管的下段部分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碎流板主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6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反应釜检修人孔结构
- 下一篇:变性淀粉化学品添加剂汽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