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接型易清理聚液窝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7168.5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1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超;王海静;李宝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B65D90/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接 清理 聚液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接型易清理聚液窝。
背景技术
为了将上装上卸式铁路罐车罐体内的液体排净,须在罐体底部安装聚液窝。聚液窝是一个盆形的物体,其上平面低于罐体筒体部分内部的最低面,罐体内的液体能汇流于聚液窝处,从而鹤管可以将液体全部排净。随着罐车使用年限的增加,罐内铁锈会越来越多,铁锈和液体中的杂质会沉降在底部,因此最后排出的小量液体含有大量杂质。如果将这一部分液体抽入储罐,则会影响储罐内液体纯度;如果不将这一部分液体排出,则在多次使用的过程中,罐内杂质会越积越多,最终会将聚液窝填平,从而使聚液窝失去作用。因此需要及时排出罐内带杂质的残液,有必要时还应该清理聚液窝。目前,铁路罐车上使用的聚液窝不能实现残液排放功能,欲清理聚液窝也要进入罐体内部,操作不便,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成本低的对接型易清理聚液窝。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接型易清理聚液窝,包括窝体,所述窝体底部开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内螺纹连接有封堵螺栓,窝体上方设置有焊接在罐体底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窝体的外翻边通过螺栓连接。
上述安装座包括上部的焊接沿和下部的座体,座体和焊接沿一体连接并且座体宽度小于焊接沿的宽度,罐体底部开有焊接口,所述焊接沿外边缘与罐体的焊接口内边缘对接并焊接在一起,窝体的外翻边上表面与座体底部下表面贴合并通过螺栓连接。
上述窝体的外翻边上表面与座体底部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聚液窝底部设置排液孔,从而使罐内残液容易排出,而且可将聚液窝从罐体拆下,方便清理聚液窝内的杂质,操作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封堵螺栓,3窝体,4安装座,5密封圈,6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对接型易清理聚液窝,包括窝体3,窝体3底部开有排液孔,排液孔内螺纹连接有封堵螺栓2。封堵螺栓2可以起到开关作用,需要排液时,可以将封堵螺栓2从排液孔拧下,使排液孔畅通,不需要排液时,封堵螺栓2可以封堵住排液孔,使聚液窝正常使用。在窝体3底部增加了排液孔后,窝体3内的残液可以方便地从排液孔排出,罐内杂质不会堆积,避免杂质将聚液窝填平,使聚液窝充分发挥作用。
在窝体3上方增加安装座4,安装座4焊接在罐体1底部,安装座4与窝体3的外翻边通过紧固螺栓6连接。采用平接方式连接时,安装座4包括上部的焊接沿和下部的座体,座体和焊接沿一体连接并且座体宽度小于焊接沿的宽度,罐体1底部开有焊接口,焊接沿外边缘与罐体1的焊接口内边缘对接并焊接在一起,窝体3的外翻边与座体底部贴合并通过紧固螺栓6连接。窝体3的外翻边与座体底部之间设有密封圈5,防止液体渗漏。这样窝体3可以通过紧固螺栓6连接,方便拆卸,在清理时不需要进入罐体1内部,只需要将聚液窝卸下来即可,操作方便,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7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