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双重密码安全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7525.8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2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方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德富 |
主分类号: | E05B37/20 | 分类号: | E05B37/20;E05B45/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464000 河南省信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双重 密码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双重密码安全锁具。
背景技术
锁具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凡出入通道的闸门、专属个人空间的房门、个人置物柜、保险箱、车辆等均会设置锁具,借以控管只有专属的人员或该空间、置物柜、车辆的拥有者才可开启与上锁。而锁具依其应用范围的不同型式也有所不同,若依其上锁及开锁的形式则可大略分为以钥匙上锁、开锁的锁具,以及利用输入密码的方式进行上锁、开锁的锁具。
现有的多功能双重密码安全锁具,大致可分为电子锁和机械锁两类,两类锁具在结构上各有特点,其中电子锁结构较为简单,大多采用简单的电子元件进行锁止和开启,一般采用芯片及其电控部分实现上锁和开锁动作,一方面容易出现故障导致锁的功能丧失,另一方面容易被物理性破坏。机械锁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一般采用齿轮或弹簧等部件实现上锁和开锁功能,但是大多数机械锁多采用简单的齿轮啮合或弹簧锁紧等方式,无法起到良好的防盗作用。带有密码功能的机械锁大多单独采用密码盘与密码齿轮相配合实现上锁功能,结构较为单一,也不具备较好的防盗功能;现有具有锁体和用于驱动开锁机件实施开锁的锁具,在锁体和锁芯之间装有由密码盘控制的锁销的密码锁,其锁销都连接作用有弹簧,这种密码锁当其锁销进入密码盘的开锁缺口时,由于其弹簧的作用,其锁销进入密码盘的开锁缺口具有独特的振动和声音,这种独特的振动和声音给非法盗开密码锁的盗开者以掌握开锁密码的契机,降低了密码锁的防盗性能和防破坏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性高且成本低的多功能双重密码安全锁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多功能双重密码安全锁具,包括锁止机构和计数机构,锁止机构包括锁芯和与锁芯垂直设置的控制锁杆,锁芯中设有锁芯密码套筒组,锁芯一端设有与锁芯密码套筒组相配合的密码盘,控制锁杆上依次垂直设有卡销、锁芯和锁止杆,控制锁杆尾部套设有密码套筒组,控制锁杆尾端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有锁舌;控制锁杆上设有控制锁杆复位簧,控制锁杆上依次水平设置有锁杆挡头、锁杆前凸块、锁杆后凸块和锁杆齿条,其中锁杆齿条一侧设有锁杆齿条凹槽;卡销上设有卡销复位弹簧,卡销上设有卡销挡头,卡销挡头上设有带卡销齿条的卡销凹槽,卡销凹槽与锁杆后凸块相配合,卡销凹槽的一端开设有与锁杆前凸块相配合的卡销限位槽;锁芯上设有与锁杆齿条相配合的复位齿,锁芯上设有锁芯滑槽,锁芯滑槽中设有带凸头的联动杆,联动杆固接在卡销上;卡销上还固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锁芯密码套筒组上开设的锁芯密码销孔相配合;锁止杆一端与锁杆齿条凹槽相配合,锁止杆上设有锁止杆限位杆,锁止杆上方设有锁止杆控制杆,锁止杆限位杆设在锁止杆控制杆上开设的控制杆限位槽中;锁止杆上设有锁止杆复位簧;密码套筒组一端设有密码齿轮,密码齿轮通过密码联动件与密码盘连接。
进一步地,计数机构包括与锁芯垂直设置的计数杆,计数杆一端设有计数杆半齿,计数杆半齿通过传动齿轮组与锁芯连接;计数杆上还设有带齿轮的复位控制器;所述锁止杆控制杆上固接有与复位控制器啮合的计数半齿;锁芯下方设有锁芯限制块,锁芯限制块上设有限制块连杆,限制块连杆一端垂直设在复位控制器中。
进一步地,复位控制器一侧设有挡环,挡环内设有圆弧形的限位环,另一侧设有复位弹簧;限位环的一端设有弹簧片,限位环的圆弧开口处设有圆形的回位隔断,回位隔断与挡环固接,限制块连杆一端垂直设在挡环、限位环、弹簧片和回位隔断形成的空间中。
进一步地,锁芯上设有防回转齿,锁芯一侧设有与防回转齿相配合的防回转卡片。
进一步地,锁芯滑槽包括环形槽和与环形槽垂直设置的竖直槽,竖直槽上设有平行的斜槽,斜槽与环形槽相通。
进一步地,复位齿为半齿轮,复位齿设置在竖直槽的对侧面上。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一报警器,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第二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德富,未经方德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7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