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后视镜与前档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8587.0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6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左志军;潘海炎;肖萌;梁德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后视镜与前档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内后视镜与前档上的镜座的连接方式,一般为插槽式连接,内后视镜带插脚,镜座带插槽,装配时由上向下插接。这样的固定方式一般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插脚与插槽不容易对准,导致内后视镜在汽车厂总装车间装配困难。二、内后视镜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振动,车辆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内后视镜镜头在调节时松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内后视镜与前档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内后视镜与前档的连接结构,包括内后视镜和前档,所述前档上固定有镜座,所述内后视镜的镜脚内设有卡爪,所述卡爪包括一体化连接的安装板和多个簧片,所述多个簧片间隔均匀固定于安装板边缘,所述镜座上设有台阶,所述台阶侧面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内后视镜通过多个簧片与多个卡槽过盈配合安装于镜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簧片包括与安装板垂直的连接部和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安装板圆滑过渡连接,所述连接部另一端向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内凹形成所述卡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的侧面为六边形,所述多个卡槽分别设置在台阶的不相邻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深度为0.3-5mm。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的顶部设有多个减重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卡爪通过螺钉固定于镜脚内的支杆上。
本实用新型内后视镜与前当上的镜座通过卡槽式过盈配合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后视镜与前档连接方式带来的装配困难和易松动问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后视镜与镜座卡接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后视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后视镜的镜脚卡爪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镜座的示意图。
图中:1-内后视镜;1.1-镜脚;1.2-卡爪;1.3-安装板;1.4-簧片;1.41-连接部;1.42-卡接部;1.5-支杆;1.6-螺钉;2-镜座;2.1-台阶;2.2-侧面;2.3-卡槽;2.4减重槽;3-前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后视镜1和前档3,所述前档3上通过PU胶或3M胶固定有镜座2,所述内后视镜1的镜脚1.1内设有卡爪1.2,所述卡爪1.2包括一体化连接的安装板1.3和多个簧片1.4,所述多个簧片1.4间隔均匀固定于安装板1.3边缘,所述镜座2上设有台阶2.1,所述台阶2.1侧面设有多个卡槽2.3,多个簧片1.4分别卡入多个卡槽2.3中,内后视镜1通过簧片1.4与卡槽2.3过盈配合安装于镜座2上,过盈量为0.2mm~3mm,能保证内后视镜1安装稳固。安装时,内后视镜簧片旋转装配到镜座的卡槽内。
如图2-4所示,簧片1.4包括与安装板1.3垂直的连接部1.41和与卡槽2.3相配合的卡接部1.42,所述连接部1.41一端与安装板1.3圆滑过渡连接,所述连接部1.41另一端向靠近安装板1.3的一侧内凹形成所述卡接部1.42。内后视镜1的卡爪1.2为带簧片1.4的设计,簧片1.4数量与镜座2上的卡槽2.3数量相等,簧片1.3厚度为0.3mm~5mm,优选为1mm。卡爪1.2通过螺钉1.6固定于镜脚1.1内的支杆1.5上。卡爪材料为65Mn,冲压工艺制造。
镜座2材料为SINT-C,工艺为粉末冶金。台阶2.1顶面设计为多边形,即设有多个侧面。如图5所示,台阶2.1顶面设计为六边形,即台阶包含六个侧面2.2,设有三个卡槽2.3,三个卡槽2.3分别设置在台阶2的不相邻的三个侧面上。卡槽2.3的深度为0.3-5mm。优选为1.2mm。卡槽顶面带倒角,倒角范围10°-70°,便于内后视镜的卡爪卡入。台阶的顶部设有多个减重槽,能够降低制作成本。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8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蓝牙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旅居车用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