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静脉血栓专用体位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9184.8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0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田盼红;熊兰;李娜;张庆;王苗苗;杨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静脉 血栓 专用 体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护理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肢静脉血栓专用体位垫。
【背景技术】
下肢静脉血栓的病人,由于手术后要求大腿抬高30°进行疗养,现有技术中是将病床尾部摇起一定高度,病人的大腿放置在倾斜的床尾部。但是床摇起形成一定的角度,大腿放置上去后,小腿却处于悬空状态,不能充分的休息,长时间同一部位被固定导致病人腿部的不适感,造成腿部麻木现象,影响患者治愈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静脉血栓专用体位垫,该体位垫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解决下肢静脉血栓的病人大腿舒适的抬起的问题,保证治愈效果和减少病人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下肢静脉血栓专用体位垫,包括梯形结构的体位垫本体,体位垫本体设置有斜面的大腿放置侧面和顶面的小腿放置侧面,大腿放置侧面和小腿放置侧面上设置有冲气垫或形状记忆海绵垫。
所述大腿放置侧面与体位垫本体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
所述大腿放置侧面和小腿放置侧面的连接处设置弧形区,弧形区的弧度为90~150°。
所述小腿放置侧面上设置有脚后跟放置槽。
所述体位垫本体上设置有固定脚踝的绑带。
所述体位垫本体还包括角度调整块;所述的角度调整块为楔形结构,其底面设置有矩形的安装凹槽,其顶面设置有与安装凹槽匹配的连接凸条;体位垫本体底面还设置有与连接凸条匹配的安装槽。
所述角度调整块的顶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10°。
所述角度调整块的顶面大小与体位垫本体底面大小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下肢静脉血栓的病人用体位垫,包括大腿放置侧面和小腿放置侧面,且斜面结构设置冲气垫或形状记忆海绵垫,可放在床尾,有效的减缓病人的腿部疼痛,还满足了腿部垫高的要求,满足了医疗要求的同时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要求,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给病人带来极大的舒适感。
进一步,在脚部加设多个绑带,来回换位使用,避免长时间同一部位被固定导致的不适感
进一步,大腿放置侧面和小腿放置侧面的过渡区设置为弧形区,保证了膝盖部分的放置舒适度。
进一步,脚后跟放置槽也是出于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考虑脚后跟的放置及平衡整个小腿的受力,避免麻腿现象。
进一步,设计角度调整块,用于满足特殊的体位要求,且通过安装凹槽与连接凸条匹配的设计,既保证了组装和拆卸的方便,有保证了病人使用过程的稳定型,避免了角度调整块与体位垫本体的相对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体位垫示意图;
图2为体位垫剖面图。
图3为角度调整块示意图。
图4为角度调整块一种组合示意图。
图5为角度调整块另一种组合示意图。
其中:1、体位垫本体;11、安装槽;12、冲气垫;13、大腿放置侧面;14、弧形区;15、小腿放置侧面;16、绑带;17、脚后跟放置槽;2、角度调整块;21、安装凹槽;22、连接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下肢静脉血栓专用体位垫,包括梯形结构的体位垫本体1,体位垫本体1设置有斜面的大腿放置侧面13和顶面的小腿放置侧面15,大腿放置侧面13和小腿放置侧面15上设置有冲气垫12或形状记忆海绵垫。所述大腿放置侧面13与体位垫本体1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大腿放置侧面13和小腿放置侧面15的连接处设置弧形区14,弧形区14的弧度为90~150°。所述小腿放置侧面15上设置有脚后跟放置槽17。所述体位垫本体1上设置有固定脚踝的绑带16。
参见图3,为角度调整块2;所述的角度调整块2为楔形结构,其底面设置有矩形的安装凹槽21,其顶面设置有与安装凹槽21匹配的连接凸条22;体位垫本体1底面还设置有与连接凸条22匹配的安装槽11。所述角度调整块2的顶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10°。所述角度调整块2的顶面大小与体位垫本体1底面大小一致。
参见图4和图5,角度调整块2与体位垫本体1两种组合方式,一种垫高体位垫本体1后端,另一种垫高前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满足不同的高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9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离合器摩擦点匹配的起动辅助
- 下一篇:两用型安装支架